当前位置:耳聋>>注意事项>>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的关键>>
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在突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升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会增加血液粘度,同时降低内皮的完整性,故使用绛纤类药物(巴曲酶)是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同药物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比较
中国突发性聋治疗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对所有类型的突发性耳聋均有效,本研究选取中高频下降突发性聋患者例分别采用巴曲酶和地塞米松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1.研究目的:
比较巴曲酶与地塞米松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
2.资料与方法:
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蛋白酶类药物巴曲酶治疗,对照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方法:将巴曲酶10BU加到生理盐水ml中,并于lh内完成滴注,第2、3天巴曲酶各5BU加到生理盐水ml中,1次/d,3d为1个疗程。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静脉滴注1次/d,3d为1个疗程。
3.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4.结论
使用巴曲酶治疗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且使用地塞米松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巴曲酶,因此,在中高频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推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巴曲酶。
出处:CHINAMODERNMEDICINEVol.22No.3Januar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