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治疗原则>>振震有别>>

治疗原则

振震有别

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正弦振动下动态调制传递函数分析与研究

来源:《光学学报》

“振动”与“震动”是文章中十分多见的两个词,如何正确使用它们?科学文字社特邀《咬文嚼字》副主编王敏编审为你解答。

“振”与“震”的区别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手与从雨

“振”与“震”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辰”。

《说文解字》解释“振”:“举救也。”意思是说,“振”的本义是救济、赈济,出手相救,因此“振”的形旁是手(“扌”)。《广雅》则释“振”为“动也”,这是认为其本义是抖动、挥动,这个动作也与手有关,如“振臂一呼”。

《说文解字》解释“震”:“劈历,振物者。”意思是说,“震”的本义是“劈历”(霹雳),是迅疾的雷,能够使物体动荡。雷和雨常常并作,因此“震”的形旁是雨。

二、物理与心理

这个角度,区分的是“振动”与“震动”。

现代汉语中,“振动”是一个物理学词语,只能用于物理世界,指的是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点不断往复运动,如钟摆、音叉、琴弦的运动。而“震动”则既能用于物理世界,如“春雷震动着山谷”,也能用于心理世界,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震动了全世界”。

留守儿童惨死的悲剧,()了全国。

括号中只能填“震动”,因为这个事件是在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

要注意,“振动”与“震动”的这一区别在现代汉语中才形成。古汉语中,两者经常混用,因为当时尚未形成像今天这样的学科分类。具体例子不举了。

三、有常与无常

在物理世界中,“振动”与“震动”的运动形态是不同的。

“振动”很多是有规律的,往往会延续比较长的时间,可以测量出振幅、周期等指标,因而是可以预测的,甚至可以有效利用,比如振动打桩机、振动压路机。

而“震动”则很难把握,常常是突然爆发,瞬间达到峰值,虽然其动能惊人,但难以预测,更不用说加以利用了,比如地震。

简单说,“振动”有常,“震动”无常。

()性疾病,是由机械()作用于人的全身或局部而引起的疾病。

括号中只能填“振动”,这种疾病是由于振动源(振动车辆、振动工具等)强烈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

四、有利与不利

在物理世界中,“振动性疾病”的例子说明,“振动工具”是于人有利的,但使用时也可能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些“振动”则完全是于人无利的,比如“船体振动学要研究船体的防振、测振和减振”。

看到“减振”,有人问,难道不是“减震”吗?

其实,不利于人的既有振动,也有震动,因此“减振”与“减震”都是有的。

减振: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时应注意采取减振措施。

减震:超高建筑物要采取减震措施。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减震器”:“车辆悬挂装置或飞机起落架上的一种减震部件。有摩擦式和液压式两种。”而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中,还有“减振器”。

遗憾的是,全国科技名词委似乎把“减振器”与“减震器”混为一谈了。比如,在年公布的电气工程名词中,既有“减震器”也有“减振器”,两者的英文名都是vibrationabsorber。再比如,年公布的航空科学技术名词“减震器”(吸收飞机着陆时撞击动能,减少飞机滑跑时结构振动载荷的承载装置)和年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减振器”(使振动衰减的装置),两者的英文名都是shockabsorber。

按照维基百科中的英文解释,vibrationabsorber是一种用于减小或消除谐振的调谐弹簧质点系统,shockabsorber则是一种能够吸收、抑制震动冲击的机械或液压装置。二者的适用条件不同,shock多指“震动”,vibration更倾向于“振动”的含义。

五、积极与消极

最后谈一点心理世界的区别。虽然现在“振动”与心理世界无关,但“振”和“震”都能产生心理影响。当然,它们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

“振”是有节奏地抖动、挥动,其结果往往是积极向上的,比如“振翅高飞、振作精神”。而“震”则是迅速而剧烈地动荡,其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给人带来的是压力甚至灾难,如“震惊、震慑”等。

“振”与“震”的这一差别,在下面两个词语中表现明显。“振聋发聩”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震耳欲聋”也形容声音很大,但其效果却是负面的,耳朵都快震聋了,强调的是不适感。

霹雳()耳

括号中只能填“震”,因为这是人们不喜欢的,不能用“振”。

相关信息

“制订”与“制定”的区别-08-09

科学文字社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倡导成立,旨在促进业内编辑在文字工作方面的交流,提高编辑的文字工作水平,逐步形成行业认可的文字水平认定标准。

END

科学文字社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白殿疯的图片是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yz/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