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弊端多
《火舞》剧照
平心而论,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我国演出市场机制日趋完善,运行见效显著,出现丰富活跃。今天的中国演出市场已是有意识并且有能力同国际舞台交换和对话。走出原始积累,奔向小康,这是一个乍富还穷时期,最怕细细斟酌。因此为良性发展计,无妨泼点冷水―――演出市场还存在很多弊端。 搭车成风登峰造极 演出搭车,不是新鲜事,但近来发展到登峰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造极的地步。 岁末年初,仅仅在北京,各种名目的新年音乐会就多达几十场。面对千树万树的梨花,观众有点恍忽,不知道这是市场丰富了还是演出商的想象力实在太贫乏? 2002年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从中国市场挣得满钵而归,一定给中外演出商许多启示。1月20日至23日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的土耳其舞蹈《火舞》,就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国内以踢踏舞为动机的大小演出零零总总已可以用两位数统计了。这也就罢了。踢踏舞总归是一种舞蹈类型。但到了岁末年初,两台几近与《大河之舞》构思少见2致的演出在中国演出市场露面,这就是《舞之王》和《火舞》。这两台演出情势雷同不说,还来自同一个地方,出自同一个编导穆斯塔法之手。穆斯塔法也是《大河之舞》的编导。两台演出竟然还在接待会上产生真伪之辨。演出承办公司也假之媒体,相互拆台。孰真孰假,没必要计较,关键是要问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事。不过想借《大河之舞》的余温,拉上穆斯塔法说事,又由于急于求成,所以撞车了。 赝品充斥毫无顾忌 “具有超大型奢华的舞美制作”、“极具震撼力的现场效果”、“将上演世界最难的舞蹈”、“最具有征服力”、“烧遍世界所有国家的舞台”……宣扬用词之满之极致,既与事实不相称,也对同类演出不公正。毫无顾忌的夸大其辞,不过是混淆视听,以假乱真。老百姓也不知情,还纷纭买票。这是其一。 其二是“盗版”泛滥。最著名的“盗版”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遭受。《天鹅湖》由于市场推销容易,因而各种打着“正宗”标识的小天鹅们在中国舞台上粉墨登场。有的还不错,有的连基本的小群舞都跳不好。其实演出商只要略加核实,就会发现10之六七是草台班子在临时走穴。可是,演出商不但没有这么做,相反,一些人还津津乐道:在中国,只要是《天鹅湖》,就能赚钱。 好大喜功大而无当 由北向南,从东到西,绝不夸大地说,不到一个月,就会有一个号称国际型或国家级的艺术节举行。开幕无一例外地“隆重”,报导也是不遗余力。可是,终究除少数几个节还能有点影响外,大多数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作为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一种情势,办节本身不是坏事,但一窝蜂似的不分青红皂白地上马,就会捉襟见肘。许多艺术节本身资源有限,却搞成一年一度,而艺术创作现状根本不可能应付。再加上选择眼光和经济能力的局限,许多节是勉为其难地保持。因而,最通常的做法是,捉住现成的东西,冠之一个名目,捆绑在一起,就成“节”了。缺少策划,缺少选择,缺少主题,乱变奏,固然不能产生审美效果。因此,许多艺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术节第一、二届还委曲说得过去,到了第三、第四届开始惨不忍睹了。好大喜功,大而无当,好事硬是办成了坏事。 评论浮夸失去独立 演出市场存在诸多弊端,评论要被打板子。专家失去独立性,权威被拉拢,已是有目共睹。演出公司浮夸,是利益驱动,容易辨识。专家出面大事捧夸,观众认为这才是他们上当受骗的重要缘由。演出公司捉住这个特点,把专家的利益和演出捆绑在一起,专家的评论成为“知识股分”,专家成了出卖评论的商人。评论不独立,评论的商业味远远大于学术味,评论失去了存在价值。2004年底,中国演出家协会终究出面,呼吁专家加入独立评论同盟。有媒体称之为演出市场的专家门坎。但此举遭到许多演出公司的消极抵制,一些专家也表示不好操作。为何不好操作,一个重要的缘由是“经济”不独立。 评论应当直抒胸臆,褒贬是非,引导消费。评论不能成为误导市场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