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治疗原则>>遭遇突发性耳聋,陶医生拒绝这些药,结果>>
8月14日,是一个欢乐的日子。我们全家去上海的热带风暴水上乐园玩了一天,蓝天、白云、沙滩、泳池、冲浪、漂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天早晨,陶医生觉得头很晕,而且左耳像塞了棉花一样,听声音觉得非常遥远。
有没有可能是玩水时耳朵进水,导致耳屎膨胀而听力下降呢?
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我平时非常注意清理耳道,不会留耳屎;如果耳道里有水,会有明显感觉,当晚就会清理。
一种不祥的预感,或者说一种家族性的诅咒,让我心头一紧。
我爷爷,93岁,身体各方面都还硬朗,但两个耳朵早就重度失聪,小辈们给他买过很多付助听器,但效果不佳。我爸,66岁,大约50几岁时右耳突然听不见,但糊里糊涂没有去治疗,目前还是单耳失聪状态。据我爸讲述,爷爷的几个兄弟,还有爸爸的兄弟都或多或少有听力问题。
根据有限的医学知识,我判断这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及时诊断治疗非常重要。8月15日下午,我医院,医院里是人山人海,号早就约完了,我就预约了第2天上午的耳鼻喉普通门诊。
8月16日,接待我的是年轻的汪医生。汪医生听我讲述后,先用窥器看了我的耳道,然后就开了两种听力检测单。检测结果,一种检测结果正常,另一种检测显示左耳的低频听力损失20-30分贝,突发性耳聋确诊无疑。
对于这个结果,我完全有心理准备,还不算太糟糕嘛。低频听力损失肯定比语音频率的损失要好很多,后者会大大影响生活交流啊。
诊断明确,那我就积极配合治疗吧。汪医生建议,可以吊水,也可以吃药,让我选。从用药原则来说,能口服的就不吊水,所以我选择了吃药。
开药前,我确认汪医生是西医,我提醒他不要开中药。而且,我的医保手册上也盖了的印章。
汪医生很不解、又有点不屑地说:我是西医,怎么会开中药呢?
他这样表态,我当然就放心了。
然而开药的结果还是让我惊到了:处方上一共4个药,其中2个是中药(生血宝合剂和脑血康胶囊)。
我问汪医生:这不是中药嘛?
汪医生:这不是中药,是中成药。医院有专门的中医科,他们开的才是中药(原来,他认为中成药不是中药)。
我告诉他,国家卫健委7月初发文规定:西医必须经过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培训合格,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你是西医,没有经过中医药培训合格,没有遵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开中药是违规的,你知道么?
汪医生告诉我,院里培训过这个规定,但在他看来这根本没法实施。医院都开了很多年,效果非常好,电脑里设置就是这种格式处方,这4种药一起出来的,如果我不要其中的两种药,那么效果无法保证,他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了。
我坚持不要中药,汪医生坚持这4种药是一体的,缺一不可。最后,矛盾无法调和,汪医生索性撤销了处方,让我找其他医生看,并在病历本上写下,让我签字确认。
我签字走人(字很难看,请见谅,不过汪医生的字嘛),有点小生气。
汪医生撤销了处方,让我签字
我坚持认为:未经培训的西医,没有能力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展诊断和治疗,其开出的中药不可信任。
比如,中药生血宝合剂,针对的是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导致的头晕耳鸣等症状。然而,汪医生并没有对我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病历本上没有的结论,怎么就可以开具针对这两种情况的中药呢?万一我的病情不是这种证,岂不是吃错药了?如果无效,岂不是让中药背黑锅了?
为了维护中医的尊严和支持国家卫健委的文件精神,我决定在西医违规开中药问题上较真到底。
一方面我签字退了处方,下午医院神经内科开了这个处方中的另外两种西药(地塞米松和甲钴胺);另一方面,医院、上海市卫监所、上海市热线和上海市热线先后投诉了汪医生违规开西药的问题。
以下是我的投诉记录概要(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