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疾病健康指导突发性耳聋疾病指导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03/4301365.html
住院疾病健康医院护理部

守护健康,与你同行

突发性耳聋是指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随着国内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提高,发病人数逐年递增,因为内耳的解剖结构微观而且复杂,目前其具体发病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够清楚。一主要病因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二常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2.耳鸣(约90%)3.耳闷胀感(约50%)4.眩晕或头晕(约30%)5.听觉过敏或重听。6.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7.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三治疗方法一般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目前尚无特效药或手术疗法能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1.突发性耳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1)激素治疗首先建议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2)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黏稠度,具体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2.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征得其同意,密切监控血压、血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全身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局部给药。3.突发性耳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等)。4.鼓室注射:常规疗效差,可以选择鼓膜置管+鼓室内注射激素作为挽救治疗,部分病人会提高听力。5.高压氧疗法: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6.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四手术护理指导1.术前指导(1)术前一晚24:00开始禁止进食及饮水,如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告知护士:假牙及松动的牙齿、支架、起搏器、钢板、纹身、引流管等,任何身体以外不能取出的物品。(2)手术当天:最后准备:排空大小便,病号服反穿,请将假牙、首饰、手表、身份证、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特殊用药:哮喘患者请准备治疗哮喘的喷雾剂,以便带入手术室;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请展起用一小口水服药;糖尿病患者术日晨禁止服用降糖药物。2.术后指导:术后禁食水4小时后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尽量用对侧牙嚼食物,避免做鼓气、擤鼻涕的动作,以免置管脱出;保持外耳道干燥,耳朵避免进水;尽量避免感冒。五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1)忌三高一低饮食(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纤维素),禁烟、限酒,避免辛辣食物也很重要。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可使血液粘滞度增加,容易导致耳神经供养血管栓塞几率增加,因此,血压高、血脂高的人患突发性耳聋的几率较大。(2)日常饮食中应进食富含锌元素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瘦肉、豆类、木耳、虾、牡蛎、各种绿叶蔬菜等,有益于耳蜗的功能,同时宜进食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食物,如:苦瓜、海带、香菇、芹菜等,有助于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中老年患者尤其要控制油脂、盐类的摄入,烹调方法尽量选用炖、煮,避免油炸。2.运动指导: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具体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情况选择。3.日常生活指导(1)保证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保证7h的充足睡眠,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湿润、床铺舒适,避免高枕,避免头部过度转动,睡前忌饮浓茶、咖啡,忌看恐怖和惊险小说,以免影响睡眠,必要时晚上给予安定片口服,帮助睡眠。长期的睡眠不足或生活无规律以及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可导致血管长时间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使内耳血供不足,极易发生耳呜和突发性耳聋。(3)身心放松,控制情绪:在周围生活的环境中,避免和减少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平时应避免各种噪音对听神经的刺激,防止听觉器官过度兴奋而疲劳,伴有眩晕者,身心安静尤其必要。(4)排除诱因:避免头部外伤;勿剧烈呕吐、咳嗽、用力擤鼻,勿挖耳,因剧烈的动作使胸内压、静脉压和脑压增高的同时可引起中耳压力突然改变,圆窗膜破裂,发生突发性耳聋。4.用药指导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善内耳微循环类药物(前列地尔、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片/甲钴胺注射液)、降纤类药物(巴曲酶)。5.心理方面:保持平和心态,勿急躁焦虑,积极配合治疗。6.专科指导:(1)避免噪声刺激,避免去人声嘈杂的地方,减少噪音刺激;避免爆炸声,在无法躲避时,用手掩耳或把嘴张开。(2)健康用耳: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勿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

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医院

医保号:

-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yz/11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