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

后梁末代皇帝朱友贞,为了不亡国,放出了一

王彦章本人比较配合中央工作,没大牌到需要十二道金牌。接到诏令就直接回大梁述职了。

小时候常常不理解岳飞为什么要回去,最终的解释大多归于愚忠。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操蛋的解释。

不回去能怎么办,另立朝廷,然后跟南宋政府对着干,自个先跟自个打个稀巴烂?

只有归去,无论前面有多少人挖了坑在等着,亦只能一往无前。因为内心有一样东西必须要坚守。这种东西叫精忠报国,这种觉悟不应该叫愚忠,而是死忠。

他们无法超越那个时代,从小就被孔老师的思想教育成为臣者必死忠。他们只能选择相信最高领导是好的,只不是是被一些奸人蒙蔽了双眼,如果自己不回去,就等于成全了奸臣,坐实了自己的不忠,让满朝再没有一个人敢说真话。

王彦章要说真话,确切地讲他要参加辩论赛,主题是到底谁是梁朝大忽悠。

见到朱友贞后,五小福果然发起了攻击,从王彦章上班时候喝酒,到不注意团结同志,再到飞扬跋扈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准确来说都不算泼污水,王彦章确实喝酒,攻德胜前一刻都在喝,也确实没有团结同志,对朱友贞派下来监督他的干部,经常是一顿臭骂。飞扬跋扈也是真的,王彦章向来我自飞扬,他人吃尘。

当然,这些指控都是热身,最后五小福抛出杀手锏,当日立下军令状要退兵,现在自己退回来了,王铁枪你说该怎么办?

在被指控上面的罪行时,王彦章保持了冷静,可等说到败仗时,他终于没办法克制了。情急之下,王彦章拿出了教具。其实,是朝笏。

朝笏,大家在电视上都见过,一块板子,长2尺6寸,宽3寸,上档次的官员人手一个,根据官阶不同,作料有玉、象牙、竹片。说它是教具也不是瞎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备忘录。官当到一定程度,难免健忘或者糊涂,所以需要把事情写在上面以示匆忘。

因为要口头解释这一个月来的军事行动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借助一下教学工具。

上前一步,弯下腰来,王铁枪拿着朝笏就在地上开划。(这可是玉做的啊)

当日,我如此……

那时,我这般……

起立,除了脸红了一点,王铁枪气不喘腰不疼,终于把问题说清楚了。

自己成功过,自己也失败过,但我还可以战斗!

听证会已经结束,王彦章慷慨陈词,舌战群小,大获全胜,但胜利只保持了一天。

王铁枪走过江湖(传说),上过沙场。可世间最凶险的地方却不是江湖,不是沙场,而是这朝堂之上,在这里,刀藏光,剑敛影,箭自暗处发,枪刺隐无声。当你中招倒下那刻,都未必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天,有关部门(有司)纷纷上书,指责王彦章无视上朝纪律,破坏公共财物,且有藐视圣上之意。基本上,这个状告的比较靠谱。毕竟拿着象牙做的朝笏在地上划来划去,给朱友贞上军事课,实在不雅不敬。

史书里多将朱友贞描写成一位昏君,特别是在李存勖光辉形象的对比下,更显得不堪。敬翔同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少东家:人家二代亲自上战场,一不怕死,二不怕累,您老天天在家里面宅着,这不是拱手把江山送给李亚子嘛。

这个说法,我估计李亚子同学第一个不同意。

自己辛辛苦苦十多年,差点光荣牺牲在战场,你说我的对手是宅男,是昏君?

而且朱友贞也不像敬翔说的那样在偷懒,更不贪玩。

他没有不良嗜好,不贪杯,不好色,不打网游,不玩足球,不好书画,不与太监游江南,不到大明湖畔勾引良家妇女,不进娱乐场所开光,更没有玩炮洛等危险项目,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业余爱好,他一点也不沾。

什么都不玩,那他宅在家里干什么?

答案是人家也要干活的,只是没有到前线去而已。而没有出现在第一线,并不能代表在偷懒。

又据记录,朱友贞最大的缺陷是不会用人,不知道团结兄弟,重用老臣。这个指控基本靠谱。托朱温传下的基因,朱家兄弟个个腹黑,实在不能相信,朱友硅杀了父亲,朱友贞杀了兄长。这还不是朱家兄弟恩仇录的全部,在朱友贞上位后,还有兄弟要走哥哥的路。

有一天晚上,朱友贞半夜听到动静,连忙起身抽剑,在房间外亲手击杀一位刺客,经调查,这些刺客是他的兄弟派来的。

信这样的兄弟,早就见父亲了。

而不相信旧臣,是因为这些旧臣在朱友硅时期集体保持了沉默。关键时刻你们不帮我,让我怎么重用你?

这些人不可靠,作为一个领导又必须相信一些人,于是,赵岩们上位了。

于是,在太原政宣部门的大力宣传下,赵岩等人把持朝政,干涉军队事务,把梁朝搞得一团糟,这个宣传基本符合事实,但尺度上有些夸张。

事实是,在大将的选择上,五小福还没有达到说了就算的地步。从刘鄩到贺瑰到王瓒到戴思远再到王彦章,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因为跟赵岩关系好而得到了重用。(王瓒,戴思远两位是王彦章的前两任)

朱友贞的用人未见成效,这些大将全部失败,却不是朱友贞无能,大将无才,实在是晋军太狡猾。

但朱友贞就没有缺陷吗?

有的,他的缺陷不是残暴,不是懒惰,不是智商低下,不是眼瞎耳聋。

是软弱。

软弱的症状之一是容易妥协,当刘鄩不听指挥,一意孤行时,朱友贞选择了妥协。当敬翔把绳子往脖子上套时,他愿意妥协。但赵岩,段凝告状时,他用赏赐的多寡形成了妥协,当王彦章退回大梁,按军令状该执行合同条款,又被有关部门指控礼仪问题后,他再一次用妥协进行了处理,让王彦章下岗,让段凝接任。

大家都是自己人,有矛盾也是内部的,大家还是以和为贵,以德服人,不要斗争得你死我活。就算要斗,也应该枪口一致对外,跟晋军拼个鱼死网破。

有话好说,这就是朱友贞的为帝之道。

王彦章被遣送回家,对手又占据着黄河中下游,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但应该有一种东西改变了,那种东西叫勇气。

王铁枪已经证明,就算在屡败的今天,只要敢想敢努力,一样有成功的机会。这样的勇气已经感染朱友贞,使这位骨灰级宅男都定出一个倾国而战的大计划。

这是一个关于决战的计划,这一次,不要夺取黄河战线,不要夺回郓州,一城一地的争夺已经毫无意义,要战就一举决定中原最终归属。

据史书记载,这个计划是段凝跟王彦章制定的,但考虑到这两位已经撕破脸皮,合作定一个擂台来打打倒有可能。

不是合作,也不是这两位之一的独立作品。段凝的脑细胞不够想出一个全面突袭计划的量。而王彦章在面壁,他不是达摩祖师,面壁顶多能发现一只壁虎,要顿悟出一个大计划也不太现实。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0%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jbfl/16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