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分类>>绘本阅读融入聋生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绘本阅读融入聋生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某市特殊教育三年级聋生为例
绘本阅读是一项能够提升阅读者图文识别、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有效方式。聋生由于听力障碍而引起的口语表达和写作困难,是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利用聋生的视觉补偿优势,以绘本阅读为支点,从手语口语表达、图文理解、文字书面表达等方面,与聋生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在绘本阅读中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绘本有着图文并茂、有趣、易懂的特点,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聋生也不例外。对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绘本阅读,旨在培养聋生的图文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进而提升聋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英]杰兹·阿波罗著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1月
笔者所带班级聋生8名,只有3人佩戴人工耳蜗,2人佩戴助听器。这5人中,仅有2人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人有少量的口语基础,1人限于言语形成阶段。其他3人基本没有口语能力,主要以手语交流为主。在进行简单大图绘本《抱抱》阅读测试时,8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绘本内容,其中仅有2人可以简要复述绘本基本内容,还有4名只能摘录绘本中的动物和动作,不能完全理解绘本主要内容,也不能完整表达。但聋生对于绘本中出现的动物以及动作行为,能够通过口语和手语复述出来,有着较好的图片敏感性和记忆力。对此,笔者展开绘本阅读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期提升聋生的语文素养。
一、融入语文教学中绘本选择的特殊性
绘本具有丰富而鲜明的图片,这对于聋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使得他们在认知水平、见识广度、理解能力、观察记忆能力、看图说话写话能力,明显比同龄人发展落后,他们只能看懂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只能回答“有谁,在干什么”等基本问题,但聋生有着视觉补偿和视觉记忆的优势,他们可以借助绘本中的图片来发展想象力和理解力,在绘本文字中增加阅读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然而,由于聋生的认知水平远远滞后于正常儿童,故并不是所有适龄儿童所看的绘本都适合聋生,特别是对于有多重残疾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选择绘本时,要遵循三点原则:绘本的年龄阶段要符合聋生个体现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绘本的内容要具体易懂、色彩明亮,贴近聋生的实际生活;绘本主题要清晰明了,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教育引导性。比如《抱抱》、《大卫不可以》《我喜欢我自己》等绘本。
二、聋生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笔者所带班级的聋生,大部分都极少有绘本阅读的经历,他们能够看到读到的书籍仅来源于课本和学校图书馆,故他们对绘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基于此,绘本阅读融入聋生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利弊,笔者实践探索出几种适合聋生的独特教学方法。
1、组建阅读阵地
笔者所带的聋生,大部分是入学后就常年住校,很少会有家人的陪伴,更谈不上绘本阅读,甚至是家长的阅读指导了。故在教室组建一个个性化的绘本阅读阵地,是开展绘本阅读的一个先决条件。笔者基于聋生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结合聋校语文教材,争取家长的参与,在班级组建了“悦读书屋”。绘本素材,一类是与聋校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绘本书,一类是适合聋生们阅读需求的绘本主题,如认知类、行为习惯类、基本的品德培养类、情绪管理类、简单的自然科学类、童谣、童诗等。
教室“阅读书屋”的附近设置有“优秀作品栏”,每周将聋生们的写话优秀作品公布在作品栏上,每当聋生在欣赏优秀作品时,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那些在绘本阅读中发现乐趣的聋生,会将有趣、思考、沉迷等状态感染到其他聋生,进而促进不愿不会阅读的聋生时常翻看绘本,培养阅读习惯。
2、多元化绘本阅读形式
谢茹著
宋娇绘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时间:-02-01
聋生对于绘本有着较强的兴趣,然而他们由于自身缺乏主动性和意志力薄弱,对绘本往往是望而却步或是随意翻阅而已。对此,笔者在课前预习、课中渗透、课后拓展等环节开展多元化阅读形式。如笔者在教授《文具的家》课文之前,给聋生看了绘本《兔子太太回来了》,书中通过图片,讲了兔子先生在兔子太太回家之前,把家里的碗、盘子、衣服、鞋子、书本按照类别、大小等标准进行分类,给物品找到了各自的家。在这一绘本的引导下,笔者在教授纯文字的课文时,聋生结合绘本中的图片,简单迁移到文本教学中,让聋生具体可感的理解了“不乱放、爱整理”的行为习惯。绘本阅读的引导性是语文课本有效性教学的催化剂,不仅增强了聋生对于绘本的阅读兴趣,还为聋生的看图写话奠定了基础。
3、个性化的绘本式再创作
作者:付赛男编
书虫文化绘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7月
结合聋生的个性优势,开展教材文本的绘本式再创作,可以进一步促进聋生对于文字的理解,积累语言。班级中有一个有残余听力和较好语言能力的男生,在口语表达时常常伴有表演性质的动作,另一个是发育迟缓的聋生,对绘画表现出浓厚兴趣,虽听不清也不会说,但她善于用无声绘画来表达心中想法。笔者充分发挥聋生个性特征,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将语文文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词语具体化。如《三只白鹤》课文中,聋生对于“第三只白鹤为什么可以找到埋在地里的鱼”这一问题不太理解,于是笔者就带领聋生将位置固定与不固定这一相对概念,用绘画加操作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课后引导阅读了《刻舟求剑》成语绘本,进一步帮助聋生理解“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这一道理。
三、绘本阅读融入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成效
在近三个学期的绘本阅读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一直将“用丰富多彩的绘本,让聋孩子们听到美妙世界”作为班级语文课堂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学的图文理解、语言表达、看图写话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实践成效。
作者:金近著
小当当童书出品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年01月
阅读理解中的多文字和单一图片,对于聋生来说是陌生和困难的,然而经过绘本阅读一段时间后,聋生对于图文结合有着一定的理解,能够通过图片找出短文中相应的文字,这对于聋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有着一定的理解基础。如聋生在进行《小猫钓鱼》绘本故事的阅读和表演后,大部分聋生能够知道小猫前后行为的好与不好,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而要一心一意”的简单道理,同时也让聋生明确了一个好的学习态度。班上那个有着学习障碍的聋生,她从刚开始的看不懂、排斥看书,到如今原意把有趣的绘本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还有一个自闭症聋生,也跟着大家每天看自己喜欢的绘本,这都是一个阅读行为习惯形成的良好表现。
每周五的一节语文课是故事分享。最初的分享环节,聋生都是生硬的背课文,很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完整的复述出来,即使是背书,也只有4个聋生能够背下来。随着分享环节的深入,聋生的手语或者口语的看图讲故事能力逐步提高。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文本学习后,有4个聋生,能够通过手语和口语,复述文本主要内容,其中2个聋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情节、人物、方式等完整表达出来,2个聋生可以将多幅图片,按照故事发生顺序正确的连接出来。有效的绘本阅读分享,能够有效增强聋生表达自我的自信心,如在一次与某幼儿园联谊的绘本阅读中,有4名聋生的绘本阅读分享获得了“优秀奖”,这大大提升了聋生的阅读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了聋生可以自由表达的可能。
聋生的手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生活学习都是通过手语沟通,但语文素养的提升,还需要落实到“说和写”上来。聋生在告知老师一些事情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手语,而是用纸笔的方式写下来,有时还一边手语口语配合,给文字稿做解释,“告状”有声有色的;还有两个有残余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聋生,他们从最初的看图写话只有一句话,到句子中能够有丰富的形容词了,这对于聋生世界里名词动词居多的现状来说,是较大的进步了,并且写话句子中能够基本读出故事感觉,这也大大提升了聋生的语用能力,
绘本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升聋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实现聋生的识字教学、写话教学、阅读教学有效连接,更是通过用看的方式拓展了聋生的听力世界,让他们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绘本阅读融入语文教学,提升聋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探索还将继续,笔者将聋生的看绘本、讲绘本、创绘本作为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绘本阅读方向,用绘本阅读提升聋生的语文素养,用绘本阅读点亮聋生无声的世界,静待心灵之花烂漫开放。
参考文献:
1、梁艳明.绘本阅读对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13):.
2、程佳莉.小绘本大世界,语用背景下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相关探索[J].课程与教学,(8中):24.
3、欧传琴.牵手绘本阅读悦美,基于小学低年段语文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精品课堂),(31):17.
本文作者:杨萍,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聋三班班主任。教育学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语言康复、绘本教学。以一颗仁爱之心,引领聋生们向真、向善、向美,让他们用看的方式,感悟这个世界的美好,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欢迎各位同仁
积极在此文后留言
关于绘本教学、亲子阅读的任何问题
小编将会筛选更具共性或独特的问题
在后续的推文中进行回答
让我们共同探讨
携手前进!
往期精彩
1.原创绘本
红色故事地雷战
2.《飞翔的鸟窝》:对接教材,借助绘本促学培智
3.教学设计
《飞翔的鸟窝》
END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