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分类>>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耳聋耳鸣>>
耳聋、耳鸣
耳聋、耳鸣
耳聋是各种听力减退症状的总称。分为传音性聋、感音性聋和混合性聋。传音性耳聋由外耳与中耳病变阻挡声音传入内耳所引起。感音性耳聋则为耳蜗及蜗后病变致使不能或难以感觉声音。混合性耳聋即是上述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感音性耳聋又称神经性耳聋,其基本特征为气导、骨导听力同时下降。其病因包括噪音损伤、药物中毒、高热、脑炎、自身免疫机制、遗传因素致耳聋及突发性耳聋等,是临床针灸治疗的主要类型。
中医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清窍,抑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
石学敏院士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注重标本兼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配合,临床疗效满意。
针灸治疗
1.治则
开窍通络。
2.处方
主穴:风池、翳风、听宫、三阴交。
配穴:肝胆火盛加太冲、中渚;痰火郁结加丰隆;肾精亏虚加太溪、关元;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脾俞、胃俞。
操作:风池向外耳道方向斜刺1~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翳风张口取穴,斜刺向耳前方向,进针1~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听宫张口取穴,直刺0.8~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令耳内重胀感。三阴交直刺1寸,捻转补法1分钟。太冲直刺0.5~1寸,捻转泻法1分钟,中渚直刺0.5寸,捻转泻法1分钟。丰隆直刺1~1.5寸,捻转泻法1分钟。太溪直刺0.5寸,捻转补法1分钟。关元直刺1~2寸,呼吸补法1分钟。足三里直刺2寸,捻转补法1分钟。脾俞、胃俞直刺1寸,捻转补法1分钟。
应用要点
风池、翳风、听宫三穴。风池可疏风通络,翳风、听宫为局部取穴,可开窍利机关。再结合脉证,进行辨证论治。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本文参考了《国医大师石学敏》(卞金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