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注意事项>>耳鸣耳聋如何拔罐调理>>
耳鸣(tinnitus)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颅鸣”或“脑鸣”。在中医古籍中还有聊啾、苦鸣、蝉鸣、耳数鸣、耳虚鸣、暴鸣、渐鸣等不同的名称。
耳聋(hearingloss)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程度较轻者有时也称“重听”,如《杂病源流犀烛·卷23》云:“耳聋者,声音闭隔,竟一无所闻也;也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根据发病的时间长短以及病因病理等不同,在中医古籍中又有暴聋、卒聋、猝聋、厥聋、久聋、渐聋、劳聋、虚聋、风聋、火聋、毒聋、气聋、湿聋、干聋、聩聋、阴聋、阳聋等不同的名称。
耳鸣与耳聋这两个看起来相反的症状临床上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如《杂病源流犀烛·卷23》谓:“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二者的病因病理及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也基本相似,故本节将耳鸣与耳聋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它们既是多种耳科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
基本应用1.主要穴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侠溪。
2.主穴意义:耳为手、足少阳经所辖,耳门、听会、听宫具有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与循经远取的中渚、侠溪相配,可疏导少阳经气,宜通耳窍。
3.罐疗方案:可单次调治,按疗程调治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疗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耳鸣耳聋的预防与护理1.聋者,尤其是老人,出门必须注意。远途旅游,必须有人陪伴。
2.平时做好保健工作。
3.食疗法已如上述。此外,尚有山药粉、首乌粉作点心,也是很好的食疗法。
4.戒除挖耳、掏耳的坏习惯。
5.睡眠要充足,临睡忌进浓茶、咖啡、可可等饮料。
(本文参考于《全净通疏经罐疗学》)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晥鏋滄渶濂?鐧界櫆椋庡尰闄㈡帓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