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什么因药致聋这些药你还在给服用吗

近日,央视播出的“因药致聋女孩的无声诉说”公益片,刷爆网络。5岁女孩付浠诺因一次发烧后用药不当致聋,她“无声的诉说”,戳中的恐怕不止是萌爸萌妈的“泪点”,更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痛点”。

有多少家长给孩子吃过成人药——减少剂量给孩子吃了的?

有多少家长去药店给孩子买药——告诉你没儿童版的,但有成人版你也买的?记住!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一定要用儿童药!

这有多少重要呢?

请看真实给你的震撼!

这部公益片的主人公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浠诺,用手语讲述了自己3年前因用药不当而致聋的经历。

别漠视!这些悲剧,真不是个例!

事实上,浠诺的故事,不是个例。要知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例儿童死于用药不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1/3。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用药不当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看完这些惊人的数据,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身为家长,你还能漠不关心吗?

千万别乱给孩子吃成人药!

目前来说,儿童专用药品在国内是属于短缺药品的。有数据统计,中国儿童约占总人口数的20%,但与多个品种的成人药相对应的是儿童药短缺,儿童专用药仅有60多种,不足1.7%。

同样缺失的,还有爸妈们的安全用药常识。很多家长都没有成人药和儿童药的概念,在给孩子用药时经常处于“无意识”状态,存在“习惯性”误区。很多爸妈经常把成人吃的片剂直接让孩子服用、掰药片、随意加量、凭感觉、经验,随意给孩子用药。

悲剧往往就在一瞬间!无数“浠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儿童用药问题上,多谨慎都不为过。

当心,这些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孩子的听神经,造成耳聋;?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孩子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孩子童血尿;?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孩子的脑损伤;?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孩子的肾脏损伤;?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孩子中毒等。还有这些药,一定要注意!1退烧药

阿司匹林、来比林(退烧针):流感、水痘可能会发生瑞氏综合征,1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烧药会增大这种风险。

安乃近:容易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尼美舒利:肝毒性比较大,12岁以下禁用。

退烧药比较安全的选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感冒、止咳药

感冒如果要治疗的话,一定要对症治疗。建议4岁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非处方的感冒药和止咳药,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用可待因来治咳嗽、感冒。

3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处方药,在国外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出血热,儿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住院时可据病情选用。国内却用一切怀疑病毒感染性疾病,诸如:感冒、轮状病毒肠炎、手足口病等。门诊医生给孩子开这个药的时候,你可以温和地提醒医生不想用这个药。

金刚烷胺:这个药无论对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基本都没用,还有很多不良反应,并且治疗量和产生副作用的剂量比较接近,过量可能出现心、肺、肾、神经系统的损害。药品名里含有“烷胺”的感冒药都添加了这个成分。

特别提醒一下:抗病毒口服液是中药,说它能抗病毒就跟说板蓝根能抗病毒是一样的。

4中药

中药生产上市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所以不清楚它们的药效和安全性。注意,中药并不是天然无毒性的,很多中药被证实有肝肾和神经毒性。

孩子从一出生就可能要和中药打交道,茵栀黄、七星茶、保婴丹等大家都耳熟能详,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中成药,去医院没被开上一味中药实属小概率事件。更危险的是中药注射液,XX平、XX宁之类的中药注射液在儿科都应用得非常广泛,因为成分复杂,致过敏反应常发,严重的还会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

给孩子用药的常见误区!1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让孩子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孩子,是很错误的。比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孩子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2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3服药过量

有的爸妈急于求成,给孩子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孩子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4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5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给孩子用药,有太多太多的坑了,我们一定要避开来!最后,再强调一下,孩子生病了,一定要用儿童专用药,别让悲剧在你身上发生!秋季儿童养生保健常识

秋季儿童的养生保健常识有哪些?家长注意了,儿童也要讲求养生保健的,季节不同,儿童的的养生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秋季干燥易上火、早晚温差大,儿童要怎样养生保健呢?下面介绍一些秋季儿童养生保健常识,家长快来看看吧。

1、注意饮食调养

秋季天气干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儿童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秋季气候干燥,儿童应尽可能少食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饮料,适当多食糯米、鸭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药、芝麻、藕、柿子、香蕉、红枣、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2、补充足够的水分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防止儿童出鼻血等症状。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3、慢添衣、适温凉

老话说的“春捂秋冻”,即使对小宝贝的健康成长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虽然幼儿没有大人耐寒,但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身体在随时产生着热量。不要急于给幼儿添加过多的衣服,捂得太严,以免一穿一脱受凉感冒。可以给宝贝穿得稍微少一些,不仅便于活动,还可以增强体质,使宝贝少患感冒。添衣应该掌握一种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其逐步适应天气的变化。初秋季节中午虽热,但早晚都凉风习习,因此要多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减,防止“凉气”的侵袭。

4、加强运动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家长有时候间应多带儿童到户外勾当,多晒暖儿,晒暖儿可以促进提内钙的接收。家长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游戏,积极锻炼,不仅进行了“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练习,使身体能适应严寒的刺激,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为渡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预备。

5、起居环境保持干爽卫生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孩子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孩子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6、呵护孩子皮肤

妈妈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零食,是许多人都喜欢吃的东西,特别是小孩子。然而最近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九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

非营利性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的一项《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指出,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在夏天,每天吃冰激凌的儿童更是高达26%。该调查还对33个类别的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取样统计。其中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激凌、饼干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剂最多。

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

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冰淇淋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口香糖

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另外,调查还发现,在儿童经常摄入的食品中,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或安赛蜜的不少。而这两种添加剂也曾被报道与多种不良反应相关。专家提醒,一些过敏体质、哮喘、多动症患儿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孩子常吃的食品,因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副研究员说,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对孩子不好。吃零食不妨分个等级。比如: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有:全麦饼干、营养麦片、水果干、酸奶、自制面包等;

可每周食用2-3次的有: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

只能偶尔吃的有: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

而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则最好不吃。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ysx/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