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ldquo高危科室rdqu

医院中的“高危”科室耳鼻喉:恶性伤医事件的重灾区6月16日上午,广西医院西院(原二附院)放疗科主任覃光宁,被人在电梯里泼汽油并点燃,导致其被烧伤。经会诊,医生为重度烧伤,主要伤在头面部、前胸后背和,四肢。目前评估会导致面部毁容。嫌疑人是30多岁的男性,武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专家认为对于耳鼻喉科杀医案的高发,解释原因众多。医院院长文卫平在《信息时报》中曾指出,耳鼻喉科患者症状多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患者主诉鼻塞、头晕、耳鸣、喉咙异物感,甚至失眠等,通过客观检查是很难诊断。“不像骨科或肿瘤疾病等,一个客观的检查就知道有无,该如何治疗。”假如最后治疗不好,患者会迁怒于医生,甚至导致流血事件发生。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黑龙江齐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突然冲来的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年9月,医院耳鼻喉科医护人员遭患者疯狂砍杀,一名医生、两名护士、一名保安被砍,其中一名护士身中11刀血染看护室;年,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代文红,被其医治过的一名患者因鼻中隔手术“不理想”,竟然在手术五年后被患者杀死;5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案凶犯连恩青被执行死刑。许多中国医生忘不了年10月25日那天发生医院的血案,连恩青持刀捅伤了3名耳鼻喉门诊上班的医务人员,主任医师王云杰随后抢救无效死亡。事隔两年,杀人者连恩青被送上刑场前所写信被媒体披露,竟然对当初的血腥暴行毫无悔意……这么多血淋淋的事实,令我们这些同行业医生心情无比沉重。现在连恩青至死不肯原谅医生,甚至觉得杀医光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为什么耳鼻喉科容易出现伤医现象?难道恰好这一科的医生“最坏”?其实,只要稍微仔细想一想,就会意识到这一定和这个科的特点有关。连恩青被诊断为“空鼻症”。那么什么是空鼻症呢?其实它的全称应该是“空鼻综合征”。表现为鼻塞及鼻腔、咽部干燥感,嗅觉减退,头面部疼痛,部分患者有窒息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疲劳、烦躁、焦虑、抑郁、鼻腔脓涕、血性分泌物、恶臭、嗅觉减退等。空鼻症的症状对患者来说似乎相当严重。有的人无法正常睡觉、工作,甚至出现严重抑郁,失去了生存的意志,患者常常用“生不如死”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的状况。了解了这些,他们当中有人出现伤医行为就容易理解了。目前认为鼻甲切除术可能是引起空鼻症的原因之一,但也排除其他原因。在年,北京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的几位医生,就发表论文指出,医院~年间被诊断为空鼻综合征的患者达14例。这些患者均经历过包括鼻甲切除性手术在内的各种鼻腔手术,其中近半数已经伴有精神压抑症状。因此国内已经有人提出,对于任何鼻腔疾患,应首先采用规范的保守治疗方式,确实无效的情况下再采取手术治疗,并审慎对待鼻甲切除术。耳鼻喉的特殊之处耳鼻喉部的神经,都属于脑神经,非常敏感。而医生往往经过形态结构或者一些客观检测来判断器官功能,患者则凭主观“感觉”来评判症状轻重。而头面部的神经是如此灵敏,患者与医生的判断有时就会出现不一致。连恩青的情况正是这样,手术后经过多位不同的医生检查,通过手术前后鼻腔内部形态结构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手术基本成功”,“通气应该改善”,而连恩青的主观感觉却是“没有改善”。那么鼻甲切除术前谈话有无交代清楚呢?所有新闻报道中均未提及术前程序缺陷,这说明术前谈话以及患者签字都是存在的。而且以耳鼻喉科如此高危的特点,这些医生怎么可能对术前谈话掉以轻心?郑建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说,以他自己的经验,多数患者对术前谈话并不重视,觉得这“就是一个手续”,必须要签,有时有误解,有时虽然完全理解,却觉得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的“极少数”。而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对手术期望值过高。觉得花了这么多钱,冒了这么大风险,术后应该明显改善,对“改善不明显”的可能性视而不见,或者不以为然。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术后效果不满意,就开始一味追究医生,对术前谈话的法律意义的“协议性”视而不见,对自己当初的立约责任毫无意识。耳鼻喉的误区多在耳鼻喉科工作的医生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看病时需要不停地向患者解释。郑建军说,以他自己来说,感觉一半时间都是在“科普工作”,每次下班后回到家,几乎都不想和家人讲话了。好在现在家里人都理解了这一点。比如一个觉得耳道痛的患者,说自己“耳塞多”。而他的疼痛,就来源于经常掏耳朵。于是就得反复向患者解释,不能掏耳朵,特别是不能经常掏。很多耳鼻部的疾病都是由挖鼻子、拔鼻毛、掏耳朵这些不适行为引起。再比如慢性咽炎这类病,有患者往往感觉咽部不舒服,或者怀疑咽部长了什么东西,但医生检查未必能看见什么异常。相当多的患者,其实属于“心身疾病”,就是以前所说的神经官能症,是心理问题。但是我们耳鼻喉科的医生轻易不能建议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中国人对此很敏感,怕自己成了“精神病”,所以一旦医生提出说这可能是心身疾病,就会引起患者极大反感,甚至产生“医生水平差”的印象。还有像耳聋患者,如果是老年性耳聋或者神经性耳聋,配助听器原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但患者一开口就会说,听谁谁谁说,效果不好,杂音太大等等。现在人们已经接受配眼镜这个事实,近视眼远视眼配眼镜,必须检查验配,但对助听器却不认为也要“配”。

许多慢性鼻炎的患者,常常讲的一句话是:“能不能根治?”其实这句提问非常不“科学”,就像问“感冒能不能根治”一样。感冒这次治好了,下次仍然会再犯,并没有谁向内科医生提出过,能不能“根治”感冒让它永不再犯。同理,鼻炎治疗症状去除后,下次会因为天冷又复发的。那么,要想让鼻炎不发作,只有加强注意,不要抽烟,不进入空气糟糕的环境,不让鼻子受强冷空气刺激,注意厨房油烟排放等等,如果这些方面做得好一些,鼻炎自然很少发作。

外科:患者只看直观效果南京鼓楼区医患纠纷专职调解员李凤花举例:医院的一名骨科大夫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说的话太满,承诺术后不久就能下地走路,结果人家一躺几个月都没有起来。医生拿片子过来一看,骨头接得都对,但病人就是站不起来。你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人家钱也花了,刀子也动了,还是站不起来,患者肯定会找麻烦。专家认为与一般的科室相比,外科系统比如骨科的治疗效果比较直观,患者看得见、摸得着,然而骨科在医学上的“愈后”与患者的理解常会存在差别。另外,骨科疾病的检查结果多为影像学资料,相对于其他手段更加直观,如X光片、CT片等,患者一般都掌握上述材料,有的患者也能看得懂,认为骨头就是没有接好,愈合也不好,这样就会容易产生纠纷。另外,外科系统下辖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诸多科室,病种多,病情复杂,以损伤为主的急危重病人多,也是外科医疗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产科:生孩子不只是生理过程与带病就诊的患者心态不同,孕产妇是健康人,因此家人和孕妇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生小孩是一件正常生理过程,因此不会存在风险。但是一旦在孕育、生产过程中若出现偏差,心理上就很难接受。专家认为产科工作繁杂、瞬息万变、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同时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一些疾病无法在产前检出,妊娠分娩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在许多情况下,它又是一个病理过程,因为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有些合并症、并发症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产妇及其家属无法接受这些。儿科:孩子是父母心头医院里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小病号多,陪护的家长更多,小宝贝的一声咳嗽就能牵动家中所有人的心。如果偏巧病情不见好转,孩子的哭声就更是像一把刀子扎在家长的心上。有时候,“忍无可忍”的家长或许就会把“刀刃”转向医护人员。专家认为儿科的服务对象年龄小,自我表达能力差,而对疾病的防御能力较弱,故疾病的发生、变化及转归均较成人快且难以预测,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纠纷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形成了对医生的不配合、不合作,结果反而会害了孩子。抽血检查、腰椎穿刺、髂骨穿刺、核磁共振等有时是很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能进一步确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渭南日报健康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ysx/1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