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治疗原则>>吴克群突发性失聪这5种恶习正偷走你>>
近日,台湾艺人吴克群因左耳“突发性失聪”再度回归大众视野,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吴克群本人也于12月12日在微博中承认,听力受损恐难再恢复正常,目前听力仅剩六七成。
尽管吴克群在微博中表示“若不懂这个世界,再好的听力也是枉然,我猜60%、70%应该够用了”,然而,这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毕竟靠努力去弥补听力上的不足,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其中的艰难和不便可想而知。
在网友们惋惜的同时,专家提醒,生活中一些恶习可严重损伤听力,要特别警惕!此外,听力医院诊断治疗!
什么是突发性失聪?
突发性失聪,又叫突发性耳聋,或突聋病,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上多见单侧听力下降,偶有双侧同时发作,可伴有眩晕、耳鸣、耳闷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突聋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主要与特异性病毒感染、耳内循环病变、免疫因素及心理因素有关。
此外,部分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自愈,因而容易放松警惕,导致病情延误治疗。专家建议,遭遇突发性听力问题时,尤其是突发性听力大幅下降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突发性耳聋,一周内开始治疗效果最佳,逾期则有听力永久性损失风险。
得了突发性失聪是一种什么体验?
话说一百,不如直接上图:
简而言之,人生不只有无知才是恐惧的。听不清时,我们同样也会很着急、很恐慌。也许,从此环绕立体声没了、辨不清声音的来源了、朋友情人远离了、被人取笑玩乐了.....甚至是,对梦想沮丧了,开始怀疑人生了......
而后,你会发现,能听清楚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而后,你会觉着,原来跟自己说话能重复一次的都是真爱啊!
突发性失聪如此可怕,我们要如何保护听力?
第一步:改掉不良习惯
恶习1:长期戴耳机听音乐
据专家介绍,长期带耳机听音乐,可能对听觉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尤其是喜欢坐公交、地铁听耳机的人群,85分贝是听力损害警戒线,公交、地铁噪声较大,听音乐时声音势必超过85分贝,长此以往,对听力损伤可想而知。此外,经常逛酒吧和喜欢唱K的人士,患突聋的几率更大。
恶习2:经常掏耳屎
耳屎,又叫耵聍,具有保护耳膜免受外界侵害的作用。经常掏耳屎,容易损伤耳道,造成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最终导致听力损伤。如果耳屎确实很多的,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恶习3:长时间接听电话
据有关门诊数据显示,近年来因长期打电话导致耳部就诊的人数,呈爆发势增长,其中不乏一些严重耳鸣和突聋症患者。专家提醒,长期一边耳朵接打电话对听觉系统损害大,建议每次不超过10分钟,每天不超过1小时。
恶习4:滥用抗生素
据专家介绍,临床一些药物会对听力造成损害,产生眩晕、耳聋、耳鸣症状,抗生素就是已知的最常见一类耳毒性药物。滥用抗生素可对耳内的感觉神经细胞造成损害,常见的如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阿司匹林、奎宁等等。其他药物,如避孕药、麻醉剂、抗糖尿病药等,长期使用也会对耳朵造成一定的损害。
恶习5:喜食动物油脂
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容易升高血液粘稠度,产生大量血栓,进而影响内耳微循环,增加突发性耳聋风险。常见的食物中,动物油脂(猪、牛、羊)含饱和脂肪酸较高。有听力问题的患者,可增加对不包含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如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树油等植物油。
第二步:采取主动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
2.避免感冒,及时治愈感冒、鼻炎,尤其是病毒性感冒;
3.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疲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
4.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影响内耳朵微循环,产生耳聋;
5.用手掌或手指揉搓耳廓,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预防感冒,缓解听力下降的作用;
6.遇到不明原因耳鸣,听力下降,医院检查、治疗。
套用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健康主义,那就是不作死,也不怕死。
参考文献
1.海南医学年7月第24卷第13期孙亮
2.当代医学年1月第1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