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治疗原则>>中医如何治耳鸣耳聋肾虚病证之耳鸣耳聋>>
1、肾虚精亏
此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素体亏损,或者恣情纵欲,肾精耗伤所致。耳为肾之外窍,内通于脑,肾精充足,耳窍得养,充涵于上则听觉正常,而精亏不能充养,则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二是劳倦过度,或者大病以后脾胃损伤,气血生化乏源,久则精血无以化生,不能充养,遂致脾之清气不升,而见耳鸣耳聋。
《明医杂著》说:“若肾虚而鸣,其鸣不甚,其人多欲,当见劳怯等证。”因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清窍,以致耳鸣、耳聋日渐加重。肾主骨而生髓,脑为髓海,肾亏则髓海空虚,故头晕目暗,耳鸣耳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亏相火妄动,干扰耳窍,故可见头晕目暗,耳鸣耳聋。
2、风热上扰
外邪侵入而致耳鸣耳聋,多由肾虚引起。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外邪侵入足太阳膀胱经,内传于肾,以致耳鸣耳聋。《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说:“有肾气虚,风邪传经络,因入于耳,邪与正气搏而卒无闻者,谓之卒聋,亦日暴聋。”又如《圣济总录·耳门》说:“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足,风邪停滞故也。”
3、肝胆火盛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复由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肝火偏亢,循肝胆之经上扰,而致耳鸣耳聋。《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说:“有肝胆火盛,耳内蝉鸣,渐至于聋者。
4、痰火郁结
肾气虚弱,形体肥胖,多食厚味,痰浊内生,上阻清窍,易于化火,壅阻于上,故多见耳鸣耳聋。
5、气虚瘀滞
气血虚弱,精血不足,经脉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耳乃宗脉之所聚,经气不能上灌于耳,久则失聪、失润,于是产生耳鸣、耳聋。
证候表现1、肾精亏虚证
主要表现: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失眠眩晕,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夜尿频多,发脱齿摇,舌红苔少,脉细弱。
2、肾气阴两虚证
主要表现:耳内常闻蝉鸣之声,由微渐重,以致听力下降,伴虚烦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手足心热,盗汗怕冷,食欲不振,舌质红而少苔,脉细数。
治疗方法一、辨证治疗
1、肾精亏虚证
治法:补肾益精,滋阴潜阳。
方药:耳聋左慈丸。
熟地12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萸肉15克,怀牛膝15克,五味子10克,磁石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肾气阴两虚证
治法:补肾滋阴,益气通窍。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生脉饮加减。
黄芪10克,西洋参10克,白术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麦冬30克,怀牛膝30克,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辩证施治很重要,建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服用药物!
预防与调摄1、夏天游泳或浴水入耳后,干性耵聍遇湿膨胀,骤然耳闷、耳塞、听力下降,治疗以10%的饱和苏打水滴耳,将堆集物溶解,然后用冲水器将堆集物冲洗外出,消毒,拭净外耳道即愈。
2、注意防止噪声的损伤,避免在噪声或暴震条件下工作或生活,戴好防噪声耳罩或耳塞。潜水或乘坐飞机时,应保持鼻道无感染,最好在上飞机前,鼻内滴几滴1%的麻黄素盐水,并时做吞咽,保证咽鼓管道通畅,清气能进入耳窍。
3、有家族耳聋史、近亲婚姻史,妊娠早期母系有流行性感冒、风痒、腮腺炎等病史者,或使用过耳毒药物史,病人有早产或产伤史,都可造成听力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要做好婚姻法的宣传。
4、修养心性,锻炼身体,强健心血管功能,不动肝火,多可气血调和。同时根据病因,常服清火化痰、清肝明日、健脾养胃之药。对于产生久聋的肾虚,应节制房事。日常生活中,应禁止挖耳,保持耳道清洁,对于耳鸣而夜不寐者,可睡前用热水洗脚,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并忌饮浓茶、咖啡、可可、酒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对于重度耳聋者,要注意交通安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