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突然耳聋怎么办

在这个世界上,美妙的声音无时无刻都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春雨淅沥,夏雷轰鸣,秋风萧瑟,冬雪簌簌,恋人的低喁,亲人的叮咛,缺少这些声音,生活都不完美。

如果听力下降,如突发性耳聋,这一切都将变样。

突发性耳聋,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0分贝)。通常认为,15%的患者能够明确病因,一般认为,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如通宵加班,或打麻将、玩游戏)等是诱因。那么,突发性耳聋离我们远吗?

右耳听力下降并有耳鸣4天,严重影响生活,遂来求医,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由于其患有糖尿病,经血糖仪检查,不能正常显示度数,不是仪器故障,是血糖太高,超过检测上限。而治疗突聋需要使用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但这会导致血糖升高。面对治疗上冲突,怎么办?

分享:治疗的“三驾马车”

治疗突聋,需要扎实的内科治疗经验。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首先需要是一名精湛的内科医生。突聋,发病机制涉及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栓塞、毛细胞损伤、膜迷路积水。若合并糖尿病,其治疗方面,应做到三点:

一、安全溶栓。首先需精通血液流变学,做到有栓溶栓,无栓预防。如同脑中风的紧急溶栓治疗中“时间就是生命”一样,治疗突聋,“时间就是听力”。因溶栓药物有出血风险,如同一把“双刃剑”,故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确保安全。

二、精密控糖。突聋患者,一部分为糖尿病患者。发病期间,受应激反应影响,血糖波动大,难控制。当使用激素药物时,血糖升高更加明显。故耳科医生应熟练掌握如何精密调控血糖,根据病情,必要时可胰岛素静脉泵配合皮下注射治疗。胡女士的治疗正是得益于出色的血糖控制。

三、特色治疗。不同于脑血栓的治疗,突聋治疗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激素首先可全身用药(但遇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密切监测情况下也可酌情使用),治疗后听力复查评估,效果欠佳时考虑局部用药(中耳鼓室或耳后)。局部用药吸收快、副反应少、针对性强,为补救性治疗。

据悉,突聋是耳科急症,但一般人不了解,看记者饶有兴趣地听,彭宏教授继续解说。

解说:认识上的五点误区

一、突聋为少见病,多为老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年轻人无关。

突聋发病率,约为-/10万(即1.6-4‰)。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睡眠障碍的人,比较容易得突聋。除此之外,患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或者血液粘稠度太高的人,患突聋的几率也相对高一点。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规律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我的门诊工作中,几乎每周都会碰到几例突聋的患者,且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以至于流行“突聋偏爱白领”的说法。

二、年龄大了,机能减退,听力下降常见。

突聋需要与老年性聋区分。突聋,多为单侧,一般发生在一侧耳(左耳略多于右耳),两侧都出现突聋的几率非常低(2%)。且听力下降突然发生,多伴耳鸣、耳闷或头晕。老年性聋,为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且无突然加重的情况。突然听力下降,就不能置之不理。

三、听力下降、耳鸣、头晕,多为休息不好或是感冒,休息下就好。

当我们患病时,多休息是最基本的,但仅靠休息远远不够。另外,感冒是一般人不舒服时候的“垃圾桶”,一般有身体不适,首当其冲认为感冒。殊不知,感冒以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四肢乏力等)为主,合并中耳炎时,才会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但突聋患者,以耳部及前庭症状为主。

突聋一般有几大症状,最常见的是突然听不到声音。另外可合并:1)耳鸣(90%的患者会出现);2)耳闷胀感(60%)3)头晕(30%),视物旋转或倾倒;4)听觉过敏或重听;5)耳周皮肤感觉异常,常为全频下降型。6)部分患者会有精神心理障碍,如焦虑及睡眠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患病时,耳聋症状不解除,睡眠质量也大打折扣。

有的突聋患者最开始不一定是感觉到听力下降,而是感觉到耳鸣、头晕,甚至发展成眩晕,总感觉天旋地转的,没法正常生活。还有一些症状如耳朵发闷、发堵,或者半边脑袋麻木等等。至于突聋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其实是因为内耳受到了损伤导致的。

四、听力下降,等忙完了,有时间再去治疗。

虽有少数患者很“醒目”,及早治疗(发病72小时内治疗)。但是更多的患者却因为不重视,造成错过最佳的治疗期,虽经过治疗仍有很多患者有所恢复,但遗憾的是不能完全康复了。

从突聋的发病机制上来看,突聋多是内听动脉的痉挛、血栓栓塞,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如果没有第一时间保障内耳供血的话,内耳中的耳蜗、毛细胞等结构就会慢慢失去功能。毛细胞不能再生,听力就慢慢“丢掉”了。如果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疏通血流,保障供血,内耳的功能还能恢复;如果超过这个治疗的黄金时间,内耳的组织结构就会丧失功能,治疗起来就很困难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突聋,都要抓紧时间及早治疗,并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才是听力恢复的关键。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程度越轻,恢复越好。

五、去门诊吃点药就行。

有的人出现耳鸣、头晕,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一侧听力下降,以为是大脑的问题,于是去内科门诊吃药治疗。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剂量及强度均不足,难以保证效果。

实际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突聋患者,药物治疗选择上不同,同时需耳部局部给药治疗。治疗本病,应该去耳内科治疗(一般位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专科),且应该住院,接受规范化、连续化、系统化全身用药治疗。

解惑:常见的三个担忧

一、突聋能治疗好吗,能恢复到正常的听力吗?

突聋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诊治,尽快用药,能大大增加治愈的几率。其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全频下降(平坦型、全聋型)。低频下降型,预后最好。全聋型,也就是几乎听不见所有频率段的声音了,这类患者的听力恢复起来比较困难。省二医耳内科在突聋这类疾病的治疗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医生能把握好合适的时间,给予患者适当剂量的激素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

二、单耳突聋会影响另外一只耳吗,会复发吗?

临床上遇到过一侧耳突聋了,过段时间另一侧耳也聋的情况,但几率非常低,大概不到1%甚至更少。所以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不必太担忧。复发主要发生于低频下降型患者中。

三、以后是不是不能戴耳机听音乐了?

短期地、适当音量地听舒缓音乐,是可以的。但长期、大音量,如戴耳机睡觉、在地铁的高噪音时听摇滚类音乐等等,对内耳毛细胞损伤很大,可能导致噪声性聋,应避免。

最后,愿大家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听力。重视爱耳护耳,拥有健康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yz/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