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老友右耳出了新书,《想找的人不在》,写的是厨房里的事,但也是人生的那些事。这些文字发在公号和微博上的时候,给我带来许多愉悦,所以特意推荐一下。推荐的话,已经写成了推荐语。
感谢洁尘、陈晓卿、杨葵、韩松落,四位老师对新书的评价和推荐,受之有愧。
右耳是一个漂亮、爽利、灵动、精致的成都女人,这个特点在她的烹饪上,也在她的文字里。这本书,是一个美厨娘在厨房这个空间的激情和享受,既是一种投入,也是一种躲避,更是一个身在他乡的女人难以言说的乡愁和不为人知的怀想。
——洁尘(作家)
热爱美食的人,心地总是柔软的。正如右耳的文字,与她的厨房一样,麻辣鲜香,带着川味的爽利,也带着川味的绵长。人的味觉记忆,往往藏在一道道家常小菜里,像是饭局上右耳带来自制的麻辣牛肉,熟悉地道,也像书里的故事和菜谱,满是人间烟火气。
——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看右耳食谱,安静的气息。细品其味,素淡表面之下,又藏有重味与发展深意,唯有真心热爱美食、用心体会美食者,才能享受到那一层层深藏的意味。恰如右耳其人,在人群中总是安静的,如果细窥其眼神,热烈灵动之光从未偃息。
——杨葵(作家,出版人)
我对美食不感兴趣,却喜欢看右耳的厨房故事,因为那里面有一个被她整理得清楚爽利的世界。这种整理生活、整理世界的能力,本身就是美的,这种能力,还可以套用在工作、爱情、创作、生活上,规划人生时,要掌握火候踏准节奏,享受爱情时,要手起刀落柳媚花娇。右耳就是这个明净世界的女王。
——韩松落(作家)
自序
《我的交代》
要出书了,编辑说,写个自序给我。
磨磨蹭蹭好些天,也想不出写什么好?厚着脸皮给出版界前辈发私信:要不找那谁谁谁帮忙作序?前辈回,还是你自己来吧,谁还能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呢?
我真的了解自己吗?或者说我了解的那个真实的自己,值得你掏钱买下这本书,耐心读完吗?如果说,隐忍、执着、坚持是现代主流价值观推崇,并以此塑造出女性楷模的标签,那我的散漫与自由,无疑是与之对应的反面教材。
我不是一个对人生有计划的人,包括这本书的缘起,也是一次无心插柳的偶然。
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一边守着炉火上咕噜作响的桃胶银耳羹,一边随意拍了几张照片,编排成菜谱的形式,发送到朋友圈。短短几分钟,收获了无数评论和点赞。闺蜜、作家洁尘留言说,快做个中药治白癜风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