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声音正在危害你的健康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84082.html

噪音是什么?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提到要远离噪声,保护听力。那么,究竟噪声是什么?

噪声是环境科学术语,也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高频度使用的普通名词。简单来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

城市噪音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建筑噪音,这种噪音是阶段性的。另一种是交通噪音,这种噪音的影响持续较长。第三种噪音是我们生活噪音,例如娱乐场所的噪音、打麻将声、音乐电视等。

分贝decibel

分贝是与噪音相关的一个基本概念,分贝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20分贝以下的声音,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

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

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

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

而在-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其中汽车噪音介乎80-分贝,以一辆汽车发出90分贝的噪音为例,在一百米处,仍然可以听到81分贝的噪音(以上标准会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并非绝对值)。

常见的噪音有哪些?

01.稳态噪声

生活中稳态噪声有很多,如吸尘器、空调、抽排油烟机和汽车发动机等发出的声音。稳态噪声的频率比较固定,助听器的“噪声抑制”功能很好的处理此类噪声。

02.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大多来自随机的噪声源,如急驰而过的汽车、飞机、人们的喧闹、以及周围其他形式的噪声源。

03.职业噪音

工作场所中的噪声,如火车头、炼钢炉和纺织车床等。

04.瞬时噪音

出现的快,消逝的也快的噪声。

噪音有哪些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改变。

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一般认为40分贝是人类正常的环境声音,高于这个值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包括影响睡眠和休息、干扰工作、妨碍谈话、使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以下五类:

干扰睡眠

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出现呼吸频繁、脉搏跳动加剧、神经兴奋等,第二天会出现疲倦、易累,影响工作效率,长期下去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在高噪音情况下,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到50~60%;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具体噪音的危害存在个体差异,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噪音,如果说经常接触噪音,医院就诊,明确一下有无相应的损害,然后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损失听力

85分贝以下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85分贝可能对听力造成损伤,特别是长期接触噪音,容易导致噪音性耳聋。有一部分患者耳聋程度比较重,还有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

容易导致耳鸣

因为经常接触噪音,对于内耳是有一定的损害,容易引起噪音性耳鸣。

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上升。噪声可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在噪声环境下儿童的智力发育缓慢,有研究表明吵闹环境下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低20%。噪声还会对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如何有效减少噪音的损害?

减少噪音的三个原则

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中减弱

接收处减弱

如何减轻噪音,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分开摆放

尽量不要将电器集于一室,声压级过高的不要放在或靠近办公室。

及时排障

带病工作的电器的噪音比正常工作的声音大得多,故一旦发生故障,一定要及时排除。

容易导致耳鸣

因为经常接触噪音,对于内耳是有一定的损害,容易引起噪音性耳鸣。

错开使用

尽量避免各种电器同时使用。

养花草

养花草可消除部分噪音。

补充营养

噪音可使人体中的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B类消耗量增加,从而造成人体功能的平衡失调。补充适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可使人体对噪音的耐受能力增加。专家们建议,长期在噪音严重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应及时而适量地补充一些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

如今,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需要更多的方法来控制噪音的污染,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yz/11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