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

不注意这些,下一个耳聋耳鸣患者可能就是你

中西医眼中的突发性耳聋

耳聋、耳鸣在西医的科学领域里称为“世界性疑难病”,无药物可控可防。

在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耳聋、鸣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如传导性、神经性、老年性等区别,尚有外伤、爆炸等导致的,以及药物性(毒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病、病毒感染产生的。但是中医临床并不拘泥这些。

中医关于突发性耳聋最早见于《素问·厥论篇》,曰:“少阳之厥,则暴聋”,“暴聋”即属于突发性聋。经过历代医家对病机认识的深入,又对“暴聋”进行了其他命名,如:气聋、厥聋、卒聋、邪闭、窍闭、气耳等。在中医的病因病机学上总归于风邪上扰、瘀滞清窍、心火内炽、肝胆火旺、痰蚀上蒙。经过辩证一般都可以经用外用针刺、灸法疏通经络,内服汤剂培本固原,调和脏腑功能而获得临床治疗效果。

1

复习备考压力大,女孩突发耳鸣

昨天下午3点多,刘洋院长的诊室外,还坐着好几个候诊的患者。昨天早上是他的专家门诊,原本限定20个专家号,因为病人太多,加号加到近40个,一直拖到下午4点才看完。

“还没轮到我,都快来不及接女儿放学了。”一位40多岁的女士神情很焦急,不停往诊室里探头看。

她姓张,是帮女儿来咨询的。“女儿16岁,读初三。最近在学校里读书压力很大,因为马上又要考试。昨天她跟我说,看书看得头晕,想吐,一只耳朵发闷,感觉耳朵里像开了辆小火车,总能听到火车轰鸣的声音。我听女儿这么说,心里担心的不得了,赶紧先找医生咨询。”

张女士一说,去年也是在临近年底,女儿因为复习考试太疲劳,一只耳朵突然就听不见了。

2

80后女高管患上突发性耳聋

刘洋院长接到了一个患者,姓李,穿着时尚,身材偏瘦,看起来精神不太好,黑眼圈很重,脸色很疲惫。她从三四天前开始觉得右侧耳朵发闷,用她自己的话形容,耳朵里能听到一股低沉的轰鸣声。虽然还没有到完全听不见的程度,但是能明显感觉到头晕、耳朵胀痛。

“快到年底了,整个团队的销售任务还没完成,愁死了。”李女士说,她是公司销售主管,眼看离年底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全年销售任务还差一大截。团队里十多个人,如果最后还是完不成业绩,所有人都要扣奖金。一想到这个,她焦虑得晚上都睡不着,已经失眠好几天了。

刘洋院长为她做了听力检测,发现她右耳听力明显下降,确诊为低频型的突发性耳聋。

后来仔细询问病情时发现,李女士没有相关的疾病史,耳朵部位也没有受过外伤,她的突发性耳聋主要是因为过度疲劳、紧张焦虑引起的。

3

60岁大妈照看外孙突然耳鸣

60多岁的周大妈,因为帮女儿带外孙,累得两只耳朵都听不见了。

周大妈退休在家好几年了。女儿在一家企业上班,今年5月,生了一对双胞胎,两个男宝宝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周阿姨升级当外婆了,心里别提多高兴。

女儿产假休完,马上要回单位上班了。周阿姨说:“我身体一直很好,什么毛病都没有,别的帮不了,帮女儿带带孩子的力气还是有的。”她心疼女儿工作忙,又要管小孩,就决定帮女儿减轻负担,让女儿能安心上班。

为了让女儿晚上能睡个好觉,白天有精神好好上班,周大妈白天带着两个外孙,到了晚上,两个宝宝也跟着她一起睡。

整个晚上,周大妈要不停地给两个宝宝盖被子,泡奶,喂奶,根本没办法好好睡觉。两个多月下来,人瘦了好几斤,有一天早上起来,发觉两个耳朵突然都听不见了,感觉耳朵里总是有轰隆轰隆的声音,好像有台机器在耳边不停转动。

“我也知道自己是累坏了,但是觉得休息休息总会好的,就在家里休息了一天,没想到还是没有好转。”第二天,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双侧耳朵听力明显下降,确诊为突发性耳聋。

专家提醒:

突发性耳聋也叫“耳中风”,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患者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感觉到耳鸣,耳朵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

刘洋院长提醒,因为神经问题导致听力受损,如果在发病后三天内就诊,多数是可恢复的,如果两周后就诊,只有5%左右的人可以恢复听力,如果超过一个月,一般就很难治愈了。

需注意内耳神经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要早期识别听力受损的症状。比如出现耳朵发闷、发胀,莫名头晕,一定要引起注意。尤其是年轻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纪轻身体好就大意,出现耳朵不舒服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熬夜,作息规律非常要紧。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在晚上健身,这样会让身体各器官在晚上该休息的时候得不到休息,处于兴奋状态。耳蜗神经是非常敏感的,晚上运动也会导致耳蜗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增加患突发性耳聋的几率。









































白癜风资讯网
白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fa/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