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治疗方案>>眩晕,不妨先到耳鼻喉科就诊>>
很多人觉得头晕就要去看神经内科,其实不然。人体引起的头晕及眩晕以及伴随的症状也有很多原因和病因。所以可能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心内科、骨科等多个疾病,例如出现耳胀满感、、耳鸣及听觉障碍者建议去耳鼻喉科就诊;出现胸痛、心慌、昏倒感或直立晕厥的病人,建议去心内科;出现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肢体瘫痪等建议去神经科就诊。
人体的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这三大系统的综合作用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在我们的耳朵里,藏在颞骨里,前庭主要是维系我们的平衡
如果您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的眩晕、站立不稳,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都在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闭眼时觉得自身旋转或晃动,恶心呕吐,到医院急诊,医生经过问诊查体,建议患者看耳科门诊。患者们通常很困惑,我耳朵能听见呀?不是应该查脑、心脏吗?为什么要看耳鼻喉科?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出现障碍,是一种由于自身运动或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运动幻觉。人体的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这三大系统的综合作用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在我们的耳朵里,藏在颞骨里,前庭主要是维系我们的平衡,常见的由前庭系统出问题导致眩晕的疾病主要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等,下面我们分别分别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耳石症
初听“耳石症”,不少患者惊呼“啊?医生你别忽悠我,耳屎也能头晕?”其实,“耳石”非“耳屎”。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是附着在内耳半规管壶腹的微小颗粒,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在半规管淋巴液中“游来游去”便会引起眩晕。
至于耳石为何会脱落,其病因难以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或内耳血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在突然改变头位时诱发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如:起身时、卧倒时、翻身时、转头时),患者常感周围物体或自身天旋地转,往往数秒后就消失,很少超过一分钟。除了眩晕,患者还会伴有眼震及恶心、呕吐。眩晕发作后可有头重脚轻、漂浮感和不稳定感。耳石症有一定的自愈性,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即使不作任何治疗也会在一次发作后永久或多年不再复发。对于眩晕反复发作、影响日常工作和医院就诊治疗。对于可疑耳石症引起的眩晕,需要做体位诱发试验(位置性眩晕检查),医生通过观察患者不同体位变换时是否有眼球震颤及眼震的方向来判断眩晕是否为耳石症引起及耳石的具体部位,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手法将耳石复位。临床上有时也配合抗眩晕药物及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个别反复发作的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且手法复位治疗无效的病例可采用手术疗法。
若您身边有眩晕的朋友,特别是眩晕发作与突然变换体位有关,发作时天旋地转感仅数秒钟即可好转,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位置性眩晕检查来判断是否是耳石症在作怪!
二、梅尼埃病
是临床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眩晕多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感觉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闭目时症状可减轻,伴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及耳胀满感为主要特征。典型的眩晕症状一般持续20分钟到12小时,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眩晕发作时,耳部症状使患者十分恐惧,但不会出现意识丧失,不会导致生命危险。眩晕发作后可转入间歇期,症状消失,间歇期数日到数年不等,发作间歇期不会对生活带来什么障碍。但有部分患者眩晕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的听力下降、耳聋,这部分患者就不能疏忽大意了,应该及时就诊
●●
三、前庭神经炎
多是前庭神经受到炎症的影响而引发的功能异常,多发生于季节更替时,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劳累的病史。患者通常感到突发强烈眩晕,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平衡不稳,无听力下降、耳闷、肢体活动障碍、偏瘫、眼球运动障碍、面瘫等神经系异常表现。如果突然感到剧烈的眩晕感,天旋地转,排除意识不清、言语不利、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建议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
四、突发性耳聋
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脑神经外,无其它脑神经症状。人群发病率约为(6~31)/10万。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因,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大部分病人的可能病因是内耳供血障碍,突发性耳聋可因血栓或栓塞形成、出血、血管痉挛等引起。在耳蜗的微环境中,血管纹是调节代谢的重要场所。而血管纹中的血管内皮细胞极其敏感,耐受能力差,极细微的缺血、缺氧因素,即可出现细胞代谢异常、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影响细胞功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所以,当你突然发生眩晕,同时合并有一侧耳朵嗡嗡声,或者蝉鸣样耳鸣,有听力减退或者无明显听力减退(有时一侧听力减退,或者高频听力下降容易被忽略),请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