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预防保健>>理解课标,明晰教材,吃透编写思想,提高教>>
年11月25日至12月8日,我校的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三个学科的19名教师参加了“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的内容是三门学科新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及实施建议、教材编写的体例与思想等,采用网络视频培训的形式。
1
开班式
11月25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顺利开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副司长朱东斌,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开班式由朱东斌副司长主持
吕玉刚司长对参加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使用特殊教育学校新教材的重要意义,编审并使用特殊教育学校新教材,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二是要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新教材实施的重点要求,要在施教过程中做到把握正确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尊重特殊需要同时注重分类指导,切实把新教材的价值导向、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学准、学懂、学透,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新教材实施水平。三是要系统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新教材培训解读工作,参培人员要珍惜本次培训机会,结合自身教学研究认真学习,要抓好教研,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为新教材的顺利实施提供专业支撑;在今后的教学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从实践层面全面检验完善教材,共同建设和发展好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首先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坚强领导和对培训工作的周密部署,以及特殊教育教材培训专家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对广大参训教师表示欢迎。黄强社长在讲话中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好、使用好新教材,提升教学质量,发挥好育人功能,承办了这次三类特殊教育教材的国家级网络培训,为广大教师带来既有教材编写理念、各册教材重难点解读,又有学科教学建议和教法指导的培训,切实帮助广大特教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写逻辑和体系结构,掌握更多针对特教教材的教学方法。
2
语文学科
聋校语文教材已经编写至5年级,突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听觉障碍给聋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了解人类文化和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致力于培养聋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聋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聋校语文新材能为聋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聋生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
数学学科
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教社已经完成了一至五年级的数学教材以及七年级的数学教材。通过培训,我们深刻认识到: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严重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教材编写专家与培训专家指出: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因势利导地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为聋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和更好地生活、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
道德与法治学科
聋校道德与法治是根据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编写的,目前人教社已经出版了一至三年级的教材。教材内容突出培养聋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聋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公民奠定基础。
5
学员的结业证书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鼓励任教学科的教师全部培训。19人报名,19人合格。
本次培训是特殊教育领域首次开展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在整个特殊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收获颇多。大家表示,我们还需要加强系统学习和研究,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努力提高新教材的实施水平。今后,我们将利用好此次培训资料,准确把握新教材的价值导向、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为全面使用好新教材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努力为听障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文稿:刘宇晟
图片:刘宇晟、冷梅、高晶晶
审核:胡丽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