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预防保健>>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很多人对此毫>>
央视春晚曾经红极一时的聋哑人节目《千手观音》被大众所熟知,可是,大家或许不知道,台上的演员们并非一出生就都是聋哑人。有一部分演员是在小时候不慎用药后导致的永久性耳聋。生病打针吃药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高频事件,可是,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都缺乏对药用的正确认识。今天,我们邀请专家给大家科普那些有可能损害听力的药物!
为什么药物会致耳聋?
杨龙药师介绍,药源性耳毒性疾病确实存在。不少药物会损伤人体的听觉器官,常见有耳蜗和前庭器官。药物对听觉器官产生毒性后造成损害后,就有可能导致听力暂时或永久性的损伤。
“哪些常见药有致聋风险?
1.氨基糖苷类抗菌药
这是一类常见抗菌药物,这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包含: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这些药物在民间有个俗称叫“一针致聋”,就是可能打一针就导致不可逆的永久性耳聋。药物大家都用,为什么偏偏有人致聋?这是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造成的。只要有这样遗传的人群,就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非常敏感,容易被攻击,而这一类药物可以造成永久不可逆的耳聋。
此外,线粒体遗传属于母系遗传,一般由母亲传给后代,后代中的女性又可将突变风险因素继续遗传给下一代,男性线粒体风险一般不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母亲出现过药物导致听力损害的,后代要特别警惕。
2.含重金属的肿瘤治疗药物
很多含重金属的肿瘤治疗药物,比如顺铂、卡铂等都会不同程度对听力造成损害。这类药物对高频听力损伤很明显,中低频的听力损害次之。
3.阿司匹林(一过性耳聋)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和心脑血管用药,但剂量过大也可能会造成一过性耳聋。大部分人可以恢复到之前的听力状态,但是不排除小部分人就恢复不到之前的听力状态了。
两个重要时间点
两个时间点和临床检查助您避免药物耳毒性损害,杨龙药师提醒,药源性耳毒性疾病的高发期是在用药7天之内。此外,文献报道药物损害听力主要发生在开始用药30天之内。所以,在有可能损害听力的这两个阶段,患者及家属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及时给主管医生进行反馈,有问题及时停药并进行治疗。
减少和避免听力受药物损害的办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有一种基因检查可以筛查出某些人群对氨基糖苷致聋的风险。如果有需要的患者,医院做这个检查。这样就可以提早知道自己使用氨基糖苷类药致聋是否有风险。对于用药后觉得听力下降的,医院做传统听力检测,或者高频听力检查、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反射。这些检测对于早期诊断药物中毒性耳聋十分有效。
以下几种人用药特别要注意
1.老人:老人因为肝肾功能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加之衰老带来的听力下降,两者一结合就容易发生药源性耳毒性疾病。
2.孩子:小朋友的耳朵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非常容易受到药物的破坏。
3.母亲有过药物致聋史的人。
4.联合用两种以上耳毒性药物并且剂量大的。
5.孕妇和喂奶的母亲要注意自己用药对孩子的听力损伤。
DianYiTongG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