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

贵阳市聋哑学校老师谭德群播洒阳光的妈

谭德群老师在备课

  她一遍遍地打着手势,教学生区分哪是男女厕所、教室、食堂,不懂的,再来。

  她是老师也是保姆,更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是贵阳市盲聋哑学校学生的“全天候妈妈”。

  26年来,作为特教老师的谭德群,用她对学生细致热情的爱与关怀,向一批批孩子诠释了“教师妈妈”的含义。

  挑战无声世界

  年,谭德群从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年从教务处走上了特教岗位,成了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我真有些不知所措。”谭德群说,主要是孩子有语言障碍,也不会打手势,无法沟通,一些孩子还有智力障碍,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

  这些孩子的年龄差异大,有六七岁入学的,也有十几岁入学的,由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很多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上课和课间是怎么回事,吃喝拉撒睡几乎要从头教起。这对于一个刚走上新工作岗位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谭德群开始从头教起,一遍遍地打着手势,手把手地教他们区别男女厕所,教他们认知哪里是教室、食堂、办公室。有时是用丰富的表情,有时是形象的肢体语言,不懂的、再来,再不懂、又再来……

  “全天候”妈妈

在盲聋哑学校当班主任,要充当着很多角色,他们是老师,也是“妈妈”,更是保姆以及心理医师。

  对于谭德群的很多学生来说,除了老师之外,她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全天候的妈妈。

  医院,医生和谭老师很熟悉。原来,她常带着不同的孩子来看病。为了照顾学生,学校里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看完病后,晚上谭老师还会直接将孩子带到自己家去观察照料。

  一次,谭老师带着学生去输液,旁边的一位普通学校的老师见她对学生照顾得无微不至,还以为那是她的孩子。

  有个叫罗亚学的学生,父亲早年去世,母亲神志不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只要这个孩子生病、受伤,谭老师都会对他进行全天候照顾。在当年的毕业典礼上,孩子的姐姐说:“我弟弟之所以能够毕业,全靠谭老师的关心支持,不然,我弟弟早就辍学了。”

谭老师和她的学生

  “知心大姐姐”

  很多聋哑孩子的父母并非聋哑人,由于不会手语,他们与孩子沟通有困难,孩子更多依靠学校的老师。接触得多了,一些孩子有心事,总爱和老师“讲”。

  一些住校的孩子,因天天和老师在一起,有什么话,他们更愿和老师讲,谭老师因而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

  “一切为了残疾学生,为了残疾学生的一切。”这是谭老师日记中的一句话,更是她一直以来的人生信念。多年来,谭老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中,先后获得了贵阳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26年,谭德群一路走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一些孩子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多年后,仍和谭老师保持着联系。

  “虽然他们身有残疾,但他们的单纯、纯真令人感动,我希望社会能给这些孩子多一点微笑,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棒。”谭老师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能成为阳光、正直、诚实的人,希望他们能以自己的能力,去回报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位好心人,这也是对她本人最好的感谢。

来源:贵阳网









































白癜风研究院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zlfa/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