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

名医说健康耳鸣不得不说的那点事儿澎

                            

耳朵

是我们的五官中最不起眼的

它的健康也最容易被忽视

北医院主任医师

刘大新

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耳鸣的那些事儿!

专家简介:

刘大新,北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现为国家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首届“北京中医行业榜样人物”获得者。

出诊时间:

北医院方庄院区每周二、周四上午

北医院经开区院区周三上午(隔周)

什么是耳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则是思维的大门。一旦发生耳鸣、耳聋,人就会显得反应迟钝,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音情况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其声响有高有低、音调多样,或如蝉鸣,或如风声,或如流水声夹杂蟋蟀的叫声。正常人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耳鸣现象,比如我们用手捂住耳朵、或侧卧位耳朵接触到枕头时,就可能感受到嗡嗡的响声,一撒手、一翻身,耳鸣就没有了;这在医学上称为生理性耳鸣,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耳鸣持续存在,甚至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那就一定要请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

为什么耳鸣?

耳鸣可为阵发,也可为持续性,有的耳鸣伴有耳聋,也有的单有耳鸣而不耳聋。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轻者可能仅是由于一小片耵聍接触到鼓膜而引起耳鸣,重者也可能是由于听神经肿瘤而导致。其他如耳硬化症、药物中毒、精神紧张和疲劳、不良习惯(咖啡因和烟酒)、噪声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耳鸣。最常见的主要为以下五种:

1

噪音性

突然大声的刺激(炮震、爆竹、近距离大声叫喊等)或长时间地接触噪音环境(装修、机器、随身听、特殊工种等),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

2

药物性

除大家比较了解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还有一些抗癌药、利尿药、解热镇痛药、麻醉药等。大家虽然不可能记住这么多药,但您要是有耳鸣,看病时可以给大夫提个醒,请大夫开药时注意。

3

精神紧张和疲劳

由于家庭矛盾、意外事件等方面造成的精神压力,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均可产生耳鸣或使耳鸣加重。

4

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颈椎病、肾病、过敏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发生耳鸣。

5

不良习惯

长期吸烟、喝酒可以使血氧下降,从而造成内耳缺血,使得听神经末梢受到损害而产生耳鸣。

如何治疗?

对于病因清楚、病程较短的耳鸣,通过治疗大多数能够痊愈。对于长年耳鸣,而且以高调蝉鸣为主者,如果不影响听力,也不影响正常生活,经检查又没有大问题,可以不去治疗。如果耳鸣造成失眠、烦躁、焦虑等则可以系统地治疗。耳鸣治疗要分两步走:

一、在医院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理疗、针灸、穴位注射、按摩等。通过综合治疗,少部分患者耳鸣症状能够痊愈,多数患者可能达不到痊愈,但是会有不同程度减轻。

二、经过3个月以上的系统治疗,耳鸣症状仍无改善者,您可以进行适应性练习:

1

转移注意力

避免独自一个人在过于安静的环境中,注意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练书法、绘画、郊游、做饭、做家务、与家人和朋友多作交流等等。

2

放松训练

要把自己从家庭琐事(婚姻、子女、家庭矛盾等)中解放出来,可以约几个伙伴打太极拳、健身、练瑜伽、跳舞、逛街、到公园散步等。

3

心理治疗

对于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恐惧、紧张、劳累、多疑、烦躁等患者,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及调整,清楚地认识和适应耳鸣。

4

掩蔽治疗

也称作遮盖疗法,使用低强度悦耳的声音遮盖住耳鸣的声音,如助听器、收音机、电视、MP3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5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再有,“久鸣必聋”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耳鸣患者不必“谈鸣色变”。中医对耳鸣治疗需要视患者体质辨证论治,根据临床观察,属于肾虚的耳鸣仅占较少部分,只是片面“补肾”是不正确的。

在古代中医书中已经描述自行鼓膜按摩法:平心静气坐稳,双手搓摩掌心,待感到温热,将掌心按于双耳,轻轻按压三四十次(记住用力不宜过猛),每天可以做两三回,也可以用食指按压耳屏数次,同样起到按摩鼓膜、减轻耳鸣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鸣天鼓”:端坐调整好呼吸,先用双手掌按摩耳廓,再用两掌心紧贴耳部,手指对称自然地放在枕部,左右中指相接触,再将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之上,然后用力下滑,扣击枕部三四十下,此时可听到像击鼓一样的洪亮声音。这种古老的耳部保健方法沿用到现在,仍然有良好的效果。

耳鸣怎样就算治好了呢?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是,对耳鸣适应了就算治好了。也就是所谓的“习服疗法”。顾名思义,就是使自己适应或习惯耳鸣,要把耳鸣当作朋友,而不把它当作敌人,使它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END

本文由北京亦庄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名医说健康

”耳鸣”不得不说的那点事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yfbj/1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