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体征

药物中毒性耳聋的治疗和康复

药物中毒性耳聋是由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损伤了人体内耳的听觉毛细胞和听神经造成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较难治疗。首先,应积极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慎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出现中毒,在早期阶段积极治疗,可收到一定效果。

药物中毒性耳聋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使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发现有听力下降迹象时,早期使用,维生素AU、维生素B类、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等,这些药物均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维生素A可促进神经上皮的生长,一般经上述治疗,听力多可保持稳定,不再继续下降。

婴幼儿患病机会多,有时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剂量偏大,加上患儿一般体弱,因此发生耳中毒的机会多于成人,患儿耳聋时自己不会诉说,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尽早发现,及早给予神经营养类药物,有时可加激素治疗。我们发现过用超剂量庆大霉素后,很快发生耳聋,经抢救性治疗,听力完全恢复的病例。对于婴幼儿,更应积极治疗。因为婴幼儿处于生长期,发育旺盛,生命力强,治好的希望较大。

目前效果肯定的康复措施主要有三种:

一是选配合适的助听器。选配前应测试患者对应于不同声音频率的听阈和最大舒适阈,确定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药物中毒性耳聋患者的内耳螺旋器受损伤,往往伴有重振现象,动态范围变窄,对强声的忍受能力下降,因此在选择助听器时,应注意有无最大输出限制、自动增益控制或宽动态范围压缩等功能,这样既能保护患者现有的听力,又能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二是人工耳蜗植入。对于极重度聋人他们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往往超过90分贝,配戴助听器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内耳感觉细胞受损严重妨碍了听觉信息的传递,外界放大的声音尽管自然、清晰,患者的中枢听觉系统也不能接受到足够的信息。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把接收到的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再传至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将信号经过磁耦合传至皮下的接收/刺激器,接收/刺激器将信号解码传至植入耳蜗内的电极,从而引起听神经纤维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入大脑,产生听觉。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可将患者听力提高到接近正常人水平,从而为学习语言奠定基础。

三是对人工耳蜗无经济承受能力的极重度聋人,可通过配戴听觉替代装置—振触觉器提高其社会交流能力。此装置可将外界传入的声音变为振动信号经皮肤为患者感知,通过此装置患者不仅可感受环境声音的存在并进行应答,如:汽车声、敲门声、电话声等,而且可以结合看话(唇读)提高对言语的识别能力。以上几种康复措施皆需要进行听力训练和言语训练,以达到最佳的听力言语康复效果。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wquu.com/jbtz/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