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描述>>三大耳疾难治疗华西教授中西医结合开拓治疗>>
今天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强调将耳和听力保健作为全民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初级保健体系的重要性。
那么,常见的耳疾病有哪些?
这些耳疾病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爱耳护耳,预防耳疾病?
近日,记者走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郑芸教授,请她围绕“爱耳日”主题,向市民科普爱耳护耳知识,介绍当前耳病治疗的新理念和新技术。
常见的耳疾病有哪些?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当前,最常见的三大耳科疾病是耳鸣、耳聋和眩晕,每种疾病的发病率都高达10%以上。”郑芸表示,这三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极大影响,“例如,耳鸣是没有声源但有声感,一些患者会感到恐惧,严重的耳鸣会影响生活,患者没有办法睡觉,没有办法安心生活和工作,这种痛苦别人很难理解。”
此外,眩晕同样会对生活造成影响,轻度的眩晕会让人感到昏昏沉沉,有一种不稳定感,较严重的眩晕会觉得天旋地转,还会恶心呕吐。耳聋的影响更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并导致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如果明显感到耳朵出现不适或听力出现下降,就应该及时就医,早日治疗、早日康复。”郑芸说。
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爱耳护耳?预防耳疾病?
郑芸认为,保护好自己的耳朵,首先要从健康的生活规律做起。为此,她引用《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一句话:“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来进行阐释。
“食饮有节”,就是要好好吃饭,饮食规律,特别注意少吃肥甘厚腻、不以消化或太过寒凉的食物;其次,“起居有常”,要顺应昼夜节律,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再次,“不妄作劳”,工作不可太过劳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
在此基础上,郑芸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不要自己掏耳朵,因为我们的外耳道是“S”型的,有两个狭窄,其中外耳道1/3的位置有耵聍腺存在,会分泌耵聍,也就是常说的耳屎。正常情况下,耵聍会自行脱落排出,但如果自己掏耳朵的话,很容易把耵聍掏到里面去,这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二是要避免长期接触噪音,如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或长时间佩戴耳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每日噪音承受量为85分贝,暴露时间不超过8小时,音量每增加3分贝,耳朵能承受的时间就要减半,否则会对耳朵造成损害。
三是要慎用药物,慎用耳毒性的药物,因为有些耳毒性药物对耳朵造成的损害可能是永久性、不可逆的。
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为耳病治疗开拓新的局面
郑芸告诉记者,目前针对耳聋、耳鸣、眩晕三大耳疾病,西医还没有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即使能够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如中耳、外耳、听神经等解剖结构,也无法明确致病原因。
因此,多年前,郑芸带领团队,尝试把中医元素引入耳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耳病治疗。具体来说,就是采用西医的检测手段和评估方法,然后引入中医的整体观以及相应的方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思路和方式。
与此同时,郑芸认为“话疗”对治疗耳病能起到重要作用。所谓“话疗”,就是通过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交流,找出西医仪器无法检测出的病因,比如心理上或生活方式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相信这些新的治疗方式,会让更多耳疾病患者从中获益!”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杨甦视频杨甦图片受访者提供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