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分类>>耳鸣有多大危害该如何治疗中医来支招>>
耳鸣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患者称脑鸣。有时候嘈杂环境影响,或者听到高强度声响会刺激发生耳鸣,多能自行恢复,或情绪影响、激动紧张时候,也可以诱发耳鸣。
医院检查,并不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虽然耳鸣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必须引起警惕,中医认为耳鸣跟五脏气血状态都有关系,多少能反映身体的状态;要想从根本治疗好耳鸣,也必须从人体的内在调理,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治疗耳鸣也讲究辩证分型,不同类型治疗方法各异:
一、有因为肝火上炎、痰火痰热上扰清窍导致,多表现为耳鸣声重,伴有头昏头痛、身体沉重,面红目赤,咳嗽痰多,口干口苦,或胸闷脘痞,失眠烦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这种类型要注意情绪调节,饮食清淡。
治疗方法以清肝降火、清热化痰、降浊开窍为主。方药多选择黄连温胆汤或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常用药比如柴胡、半夏、陈皮、黄芩、枳实、茵陈、菊花、龙骨、牡蛎、磁石等。
二、有因为肾精亏虚,不能上荣头面耳窍导致的,症状表现为耳中蝉鸣,听力下降,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性功能下降等。
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但要主要肾阴肾阳的亏虚程度,有所侧重;常用药方比如耳聋左慈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加减,常用药比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黄精、巴戟天、补骨脂、骨碎补、肉苁蓉、五味子、石菖蒲、磁石等。
三、有因为脾胃亏虚,痰湿湿浊内盛,上扰清窍导致的;症状表现为耳鸣、伴有倦怠乏力、胃肠功能弱、纳呆、大便稀溏、周身困重、胸闷咳痰等,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弱。
治疗方法以补气温阳、健脾和胃、化痰祛湿通窍为主;常用方药比如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汤、陈夏六君汤等加减,常用药比如黄芪、党参、白术、法半夏、陈皮、茯苓、葛根、蔓荆子、石菖蒲、当归川芎、柴胡等。
以上常见辩证类型基础上,治疗多选择性地加入葛根、磁石、石菖蒲、仙鹤草等药物,都是治疗耳鸣的效药;有耳鸣及早治疗,除了影响工作生活,耳鸣久拖不治,也可以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有“久鸣必聋”的说法,必须提高警惕!
耳鸣虽然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医学上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来治疗这种病症。但是,只要对症治疗,积极配合,坚持用药,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患者平时也要注意精神状态的调理,保持精神的舒畅,避免过度悲伤及恼怒,不要过于劳累。此外,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如跑步、打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以保持充沛的体力。饮食宜清淡,戒除烟酒,对防治耳鸣大有裨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