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分类>>诗middot思历历可见的诗词文>>
诗·思历历可见的诗词文化
娟儿的话
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其中耐人寻味的诗词,像是两岸的风景,一帧一帧,言说着人事风情,思考着宇宙天地。当我们淌过这条河,在自己感动的某一个瞬间,能书画能吟唱能评论,便像是这旖旎的风光,如梦一般,装饰了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亲爱的孩子们,又一期,记录我们的脚步,慢慢地,慢慢地,笑靥如花清澈见底……
卓尔不群的言诗翘楚
从诗经到散曲,中国诗歌经历了两千五百年的历程;从色彩到文字,有这样一群荦荦之辈来言说诗词的密妙。
张思祺
我是张思祺,来自班,在平时,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女孩。我喜欢音乐和阅读,我还会弹古筝,这既陶冶了我的情操,也让我能够在烦恼时沉静下来。希望能在高中三年里继续完善自己,加油!
王琸然
哈喽,大家好啊,我叫王琸然,是鄞高级1班中的一员。虽然性格有些内敛,但相识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也是个幽默的人。语文在我眼中是神奇而又端庄的,从小到大虽不能说是博览群书,但我对小说也是略有领悟。文学世界总是很精彩,像一个磁力巨大的吸铁石,深深吸引着我。文字总是五颜六色的,描绘出来的故事也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恰巧你也喜欢小说,喜欢阅读,有幸我们可以交谈一下啊。
徐晗瑜
大家好,我是来自班的徐晗瑜,一个开朗爱笑的女孩。我喜欢阅读和数独,我认为这可以让我静下来沉淀自己。我还喜欢听音乐,有个小目标就是在以后学会弹吉他!
徐秩恒
明州府徐秩恒,字定坤,年十五,幸入学于班。定坤好文,犹好科幻文学,尝沉迷于《三体》,夜已三更而不寝。亦好史,略通明史,而好西方古典文学。正所谓“读史使人明鉴”,吾欲以此明鉴尔。文学之海浩浩汤汤,而学习之路漫漫,吾定将上下而求索。吾爱好甚广,如摄影等,望与尓辈共同学习,共获成长。
汪可颖
我是汪可颖。我是一个含蓄慢热的女孩,喜欢看书,热爱文学,喜欢在文字文学中汲取知识并不断成长。平时兴趣爱好也有很多。希望可以在鄞高全面发展,做到最好。
应伽羽
大家好,我是应伽羽,来自班。老师同学都觉得我是一个十分乐观开朗的女生,但其实我也有认真的一面,尤其是在看书和画画的时候,独处的时光总能让我悟到很多。希望高中三年,我在语文这个学科能有所进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大家一起努力。
戴雨欣
我是来自班的戴雨欣。喜欢将时间倾注在看书和画画上,热衷于战争史以及人物传记。平日里算不得活泼也称不上文静,不吵不闹,安安分分睡大觉,任凭他谁吵谁闹,只拍案而起道一句:“早安!上学人!”便扬长而去,落一个“与世无争”的名号。
袁乐天
各位好,在下班的袁乐天,性格开朗爱交朋友,有点话痨。平时喜欢阅读书籍,有相同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我交换一下心得体会。虽然是误打误撞进了理科班,但是我对语文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对对子和仿写,尽管不太到火候,但我相信书籍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望诸位同学能互帮互助,携手共进。
徐贝儿
我是徐贝儿,来自班。我喜欢阅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爱契诃夫的精悍深刻,也爱莫泊桑的细致明晰,更爱博尔赫斯的诡谲离奇。我无法忘却高长恭面具之下的深邃目光,也无法忘怀孔明先生手持羽扇时的运筹帷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小霍将军一直是我平淡岁月里的日月星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张洪桤
我是张洪桤,来自班,我是一个活泼可爱,开朗热情的男孩,名字中的“桤”字总会被别人看做是“恺”,但我并不介意,“桤”字正证明了我应该在语文方面要好好学习的道理,而我也要努力在高中生活中发展自己,让自己在踏入社会的路上打下坚实基础。
四五之言的歌行变换
从四言到五言,诗歌在吟唱诵读中酝酿成熟;从简净到繁复,《短歌行》在变换中拥有新的生命力。
言诗之人:徐晗瑜、项肖琪、李铭、李睿希、王琸然、李旭、李昊、徐龚磊
向上滑动阅览
对酒当高歌,人生有几何!譬如清朝露,去日苦甚多。虽慨当以慷,忧思仍难忘。何以解我忧?唯有醉杜康。念青青子衿,悠悠荡我心。但只为君故,沉吟到至今。呦呦鹿高鸣,唤食野之苹。若我有嘉宾,必鼓瑟吹笙。
改写理由:“高歌”突出曹操饮酒时的豪迈尽兴。“醉”字既有悲凉的色彩,还有当时曹操作为一代乱世英雄异于常人的豁达,豪情。“荡”字表现出对贤才渴求的想法一直在回荡。“必”字表现出曹操招贤纳士的决心与对贤才的重视。
——班徐晗瑜
对酒当以歌,人生还几何!
譬如晨间露,去日苦恨多。
报之以慨慷,忧思仍难忘。
何物可解忧?却言唯杜康。
忆汝青青衿,牵我悠悠心。
缘君久不临,沉吟至如今。
呦呦欢鹿鸣,争食野之苹。
我欲揽明月,鼓瑟待嘉宾。
改写理由:“人生几何”中加了“还”,加强了对人生太短的感叹。“去日苦多”中加了“恨”,表达了诗人遗憾叹惋的情感。“但为君故”变成了“缘君久不临”,更直白写出沉吟理由是因为得不到人才。“欢”“争”二字写出鹿的欢乐与急切,也是诗人渴望贤才的表达。“揽明月”运用了后文“明明如月”,以此来代指招纳贤才。
——班项肖琪
月明星辰稀,乌鹊向南飞。
绕树环三匝,不知何枝依?
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
周公急吐哺,渴天下归心。
改写理由:第三、第四句原本的意思是:鸟儿飞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不知道哪里适合它栖息。因此,我在第三句加入了一个“环”字,更能描绘出鸟儿绕着树飞转了好几圈的那种场面,给予读者想象。第四句我将其改成“不知何枝依”,这样更能表现出鸟儿的迷茫。再比如第七句,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我加入“急”字,更能表达出作者对贤才的渴望,以及他心中的那种着急、急切的心情。
——班李铭
明明如银月,何时可采掇?
忧愁心中来,至今未断绝。
越陌度过阡,枉驾以相存。
契阔谈于讌,心念旧日思。
改写理由:我在每一句中都加了一个字,其中第一句加入“银”,更加突出月的皎洁,明亮;第四句将“不可断绝”改写成“至今未断绝”,“至今”二字更是将忧愁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班李睿希
明亮如圆月,何时可采掇
忧愁从中来,不知如何断
越陌慢踱阡,枉用屈相存
契阔谈讌饮,心永念旧恩
改写理由:“踱”这一字有慢慢走的意思,作者在小路上来来回回慢慢的走,时光也慢慢逝去,有一种时间流逝之快但作者渴求贤才的愿望还未实现,这慢踱中有一种惆怅与无奈,有对贤才难求的失望,也有功成未就,时光已逝的感慨。
——班王琸然
对酒吾当歌,人生有几何。譬如朝露水,去日苦甚多。愿慨当以慷,忧思却难忘。何以解心忧,唯有喝杜康。月明星却稀,乌鹊欲南飞。绕树八九匝,何枝汝可依?青山不厌高,蓝海不厌深。周公可吐哺,天下归吾心。
——班李旭
慨当以慷矣,忧思且难忘。青青子衿呵,悠悠我心间。呦呦鹿鸣啊,食野此之苹。明明如其月,何时日可掇?越陌且度阡,枉用至相存。月明星稀时,乌鹊南飞日。山不曾厌高,水不曾厌深。譬如那朝露,去日而苦多。何以为解忧?唯有此杜康。但为是君故,沉吟至今矣。我有这嘉宾,鼓瑟而吹笙。忧从中而来,不可就断绝。契阔同谈讌,心念此旧恩。绕树已三匝,何枝可依靠?
——班李昊
对酒当壮歌,人生有几何?生譬如朝露,悲去日苦多。慨歌当以慷,心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愁,唯有伴杜康。着青青子衿,使悠悠我心。但为君之故,我沉吟至今。听呦呦鹿鸣,唤食野之苹。若我有嘉宾,定鼓瑟吹笙。望明明如月,思何时可掇。忧从心中来,今不可断绝。客越陌度阡,来枉用相存。契阔后谈讌,心念旧恩情。月明星稀疏,乌鹊向南飞。绕树飞三匝,何枝可依息。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如周公吐哺,得天下归心。
——班徐龚磊
对酒以当歌,人生有几何
譬如此朝露,去日惜苦多
慨当以慷之,忧思仍难忘
何以解烦忧,唯有饮杜康
念青青子衿,悠悠绕我心
但为君故别,沉吟思至今
呦呦鹿之鸣,欢食野之苹
我或有嘉宾,鼓瑟吹笙迎
明明皎如月,何时方可掇
忧从此中来,不可就断绝
越陌度阡赴,枉用相存顾
契阔畅谈讌,心尤念旧恩
观月明星稀,乌鹊又南飞
绕树寻三匝,何枝可暂依
山不厌高峻,海不厌深沉
周公吐哺时,天下归心日
——班吴佳琪
图文言说的天姥梦境
从图片到文字,天姥山苍然天表,尽现于此;从诗体到散文,梦境迷蒙瑰伟,恍若其中。
言诗之人:张思祺、项肖琪、戴雨欣、朱宁萍、汪可颖、徐秩恒、袁乐天、吴佳谣、袁家涛
图
姜楠
向上滑动阅览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班张思祺
夜晚我乘上船,从镜湖到了剡溪。天亮时,忽然看见那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天姥山。我向远处望去,谢灵运旧时的住处依然挺立在溪边,清澈的湖水泛着波光,凄清的猿啼在耳畔回响。穿上木屐,攀登那陡峭,直冲云霄的山路,爬到半山腰时,忽然撒下暖阳万顷,看到了从翻滚的云海中缓缓升起的太阳,听到了山顶天鸡的啼鸣。山路盘旋曲折,让我摸不着方向。赏着路旁含苞待放的花,停停走走,不知不觉的,天色早已暗了下来。我听见熊在咆哮,龙在长吟,那声音惊天动地,震耳欲聋。闪电迅雷,仿佛山峦都要被摧毁。突然,石门打开,天空广阔无际,无穷无尽。刹那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龙台,以风为马,以虹为裳,仙人驾着祥云一个接一个的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车回转,所有的仙人奔赴仙山盛宴而来,好一派奇幻光耀之景!
图
蔡乐怡
向上滑动阅览
一夜飞度镜湖月
班项肖琪
我的身体变得轻盈,一阵风吹来,我便乘风飞去。银钩似的月亮倒映在平静幽深的湖面上,我的衣袖盈满了皎白的月光,白袍身影在湖中影影绰绰。飞了一会儿,我认出眼前就是剡溪。到岸上走了几步,惊喜地发现谢公的住处今日尚在。屋旁凄清猿啼激起清澈湖水荡漾。穿着谢公屐,我走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才到半山腰就看到一轮红晕从云海中钻出。薄纱般的彩霞被掀去,光洒了出来,在雾间跳动,隐约能听到天鸡的啼叫。我继续爬,山岩叠嶂,山路蜿蜒,山花烂漫,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暗。林深处传出熊的咆哮,龙的长吟,泉水岩石都震动起来。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震惊。乌云黑压压笼罩着大地,似乎在酝酿着一场暴雨,湖水剧烈摇晃起来升起阵阵烟雾迷了人眼。突然一道闪电直劈下来,山丘忽地从中裂开,仙府石门訇地打开。我走进,抬头是浩荡望不到边界的青天,日月的光辉洒在金银筑成的楼台上,恍得人眼睛都有些干涩。天空悠然飘下几个着霓虹衣,乘清风彩云的仙人。虎弹奏琴瑟,鸾鸟回转车,众仙人排列着似乎比光辉更耀眼。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熊咆龙吟殷岩泉
班戴雨欣天姥山高耸入云,烟雾环绕于其周身,隐得山腰山峰朦朦胧胧。唯点点青松乱石从这片虚无缥缈的白色中显出形来。风吹雾动,那几抹鲜艳便又浸回浓白色里去了——似乎不曾出现。幽深高峻之处,绵长的小路边零散地立着几间宅邸。周围流淌的泉水和着猿鸣发出阵阵清响,雾气中也飘来林间的清新香气,迷得人心旷神怡。沿着山路直上云霄,在半山腰看到从云海上升起的太阳,伴着声声鸡鸣。岩石山路坑坑洼洼,不知其到底向哪里延伸。只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突然,熊咆龙吟般的雷声震荡了岩石和泉水,更令得深林战栗,层巅震惊!黑压压的天空被一道闪电划破.“訇”地一声响,仙府石门从中间打开。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驾乘云彩的神仙们纷纷来至面前,鸾鸟和虎拉车高鼓,又见列如麻的仙人们林立于烟雾云霞之中。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千岩万转路不定
班朱宁萍
湖面被月光照耀着,映衬着李白将他送至剡溪。谢灵运先前的住处出现在他眼前,他穿上谢公的鞋,亲自登上直上云霄的山路。在半山腰一轮红日升起来了,李白见此却是爬的更快了。很快他便爬到了山顶,他听见天鸡啼鸣,迷恋着花,依倚着时天色已黑,他却已迷失在这曲折的道路中了。天黑沉沉的,似是要下雨了,李白听见熊的咆哮和龙的长吟,他加快了脚步。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一时之间,金银筑成的楼台映入眼帘,驾着云彩、穿着非同一般的神仙,一个接一个的下来。只见老虎谈着琴瑟,鸾鸟拉车回转,仙人成群结队地向李白而去……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迷花倚石忽已暝
班汪可颖溪流从山上淌下,发出欢快撞击的声音,猿猴在林间爬窜,是不是发出凄清的啼叫。我穿着谢公屐,面间是曲折的山路,看不清路的尽头,因为被云雾环绕遮盖。登上了半山腰,山那边是海,海浪一波波地小涌。海与天的交界线散出几抹红光,太阳随之缓缓跃起,鸡鸣与浪声在目边交织。山顶的岩石重叠着,挤出一条蜿蜒回旋的小道,小道的旁边长着几朵艳丽的白花,在阳光照抚下更加动人。不知不觉赏景到天黑了,熊的咆哮声使深林战栗,龙吟冲破云层使山巅一震。乌云铺天盖地,水不停地翻滚荡漾升起阵阵白雾。一束强烈的光劈开了山峦——是闪电,仙府的石门在这霹雳中訇然裂开,门后是广阔的天空,有着金银筑成的楼台,在日月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突然,有几位仙人乘风而下,踏着片片云彩,身穿彩虹做的衣裳。老虎弹奏着琴瑟,欢快的音乐盘旋起舞,鸾凤拉着一轿轿的车停在金银台上,仙人们成群结队地来了。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仙之人兮列如麻
班徐秩恒
飘飘欲仙是怎个感觉?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步履敏捷地蹬在直上云霄的山路上,三两下飞升至半山腰。回眸望去,浓密的彩云中隐约显现出深蓝的大海。遥远的地平线上,赤日放射出刺眼的万丈光芒,染得周遭一片火红色。远方的山顶上,天鸡发出了幽远的啼叫,无尽的山岩重叠交错,山路曲折回旋,斗折蛇行,行而不知所向,只顾迷恋道旁的缤纷花朵,依倚坚石,不觉天色渐晚。日暮下,绯红的山林中传出熊的咆哮声,西天的彩龙长吟,其声震耳欲聋,荡起泉水、激起山岩碎石,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乌云当空,暴雨将至,水波荡漾然升起阵阵烟雾。忽地一道闪电划破天空,震耳的迅雷令人发颤,亦使得山峦崩摧。仙府圣地的石门,訇的一声开了。茫茫天际,无边无涯,日月光辉,照得金银楼台好生刺眼!用彩虹作衣裳,以清风为疾马,御云而行的各路神仙圣人接连下凡来。猛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车回转,成群结队的仙人多得如麻一般;气吞山河,惊动了宇宙!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虎鼓瑟兮鸾回车
班袁乐天
是夜,天姥入梦,梦中我仿若御风飞度鉴湖。湖中树影,月影,人影,似折枝月上,仙谪凡尘。至剡溪,昔谢灵运公的住所已满布青苔,门前溪水清澈见底,漾着清风猿啼。我穿上谢公的木鞋,踏上直冲云霄的山路。在山腰上便已经能够看到一轮红日于海上喷薄欲出,水面上金光跃动,半江瑟瑟。闻天鸡长鸣,回响空中。山路错综复杂回转蜿蜒不曾定路。我沉迷于美丽的花儿,依靠着嶙峋巨石,不觉天色昏暗了。忽而一阵巨响撼天震地,似怒熊咆哮,似巨龙长吟,岩石震颤,泉水荡动,深林战栗,层巅惊耸。云黑沉沉的,颇有山雨欲来之势,水流澹澹腾开起烟雾。平地惊黑,贯穿天地,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了。天空愈发深远不见底,日月仿若照彻仙境。暮色拢向大地,拢向山峰,拢向浩荡青冥。一抹虹霞化神为佑,一缕清风作马长鸣。各路金仙纷至沓来,漫天霞光福泽万物。白虎善击,鼓瑟鼓琴:青鸾善引,回车向北。仙人若华彩般展现,仙乐似震雷般惊魂。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熊咆龙吟殷岩泉
班吴佳谣茫茫的大海云雾缭绕,烟波渺茫,看不清方向。天姥山高耸雄伟,直插云天。诗人一夜间飞度过月光照耀着的镜湖,直到剡溪,谢灵运当时所住的木屋还在那里。清水泛起阵阵涟漪,还回响着凄清的猿啼。穿着谢公的木屐,攀上直上云霄的山路。在半山腰见到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在山顶听见了天鸡啼鸣。千岩重叠,山路回环找不到方向,迷恋着鲜花,倚着山石,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熊的咆哮声,龙的长吟声使山石泉水震荡,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乌云黑沉沉的,水波荡漾,阵阵烟雾升起。轰的一声巨响,闪电劈开了山峦,仙府的石门大开。苍茫的天空看不到底。日月光辉照耀着金银台。神仙披着彩虹做的衣裳,以风为马,乘着云彩一个个地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车回转。仙人成群结队,多的像麻一般,好不热闹。
图
徐贝儿
向上滑动阅览
恍惊起而长嗟
班袁家涛
古有诗仙夜游天姥,梦境现实吟留别:
大海烟波渺茫,烟雾笼罩,夜晚一片黑暗。天姥山仿佛慢慢延伸至天空,越高越高,山势愈发陡峭。四万八千里高度天台山蜷伏在其东南面,高耸如云遥,不可及!
吾(李白)跟随梦境,来到了镜湖面,一种“浮光水面琉璃滑”的水月之景很自然地引入眼帘,我随月光来到剡溪,凄清的猿鸣若隐若现,溪水应和着,(吾)身穿谢公屐,垂直爬向那通向大地的“云梯”,在半山腰,我只能看见从远处海上升起的红日,那种温和的光格外和谐,吾走在山路上,深感身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重岩叠嶂只可随性地靠着石头,闻闻花香---月色降临,远处传来激烈的咆哮声使深林为之一惊,整座山都被震动了。迷蒙的天,霹雳将至,此时仙府石门竟打开了。巨大的一声震耳欲聋。随后,日月的光辉交相辉映。(吾)惊呆了一个个神仙出现了,彩虹作裳,虎弹琴,鸾回车,曼妙与神奇------吾从梦中惊醒,怎会如此?美好如斯的事物不过是虚想罢了。不禁长叹,只有眼前的枕席显得更真实了。而那些,全消失了。
图
徐贝儿
邈邈情怀的意象寄托
从“羁鸟恋旧林”到“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笔下的鸟寄托了无限情思;从“枫树夜猿愁自断”到“猿鸣钟动不知曙”,文人诗中的猿承载了不尽咏怀。
向上滑动阅览
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
(一)高鸟——立志高远的少年时代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主张,意指在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注重把握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想研究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必然要先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宦家庭,家世显赫,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司马,被封为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曾任安城太守,陶家三代为官。陶渊明在诗歌中,清楚而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家族光辉历史的自豪感,如《命子》中“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此诗通过讲述陶氏历代祖先的功德荣耀来激励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人。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但长期生活在朱门之中,难免受到门第观念的影响,陶渊明由此步入社会,时刻不忘家族的荣耀与功德,“振兴门庭,光宗耀祖”就成为他奋斗的目标;加之受到儒家“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陶渊明希望自己能“济苍生,安天下”,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尽展宏图大志。这一时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主要表现为振翅高飞的高鸟,象征其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荣木》中提到:“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诗人虽感叹生命匆匆但并不叹老嗟悲,而是仍然坚守依道从善的志向,表达了陶渊明的积极进取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则表明陶渊明希望自己成为胸怀猛志而远翥的高鸟。
当陶渊明真正走上仕途之后,其诗歌中高鸟意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他抬头望见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再对比自己当下形迹拘役的处境,深感自愧不如。“望天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句中的“高鸟”“游鱼”两个意象象征着自由,与他年少时期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一定的差别。“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通过哀蝉和丛雁的对比,来反思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高鸟的羡慕。因此,陶渊明少年时代的诗歌中高鸟的意象大体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是代表着积极进取,渴望实现远大理想与抱负的自我形象;二是出仕之后对自由飞翔的“高鸟”的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羡慕。
(二)羁鸟——形迹拘役的仕途生涯
陶渊明29岁时因“亲老家贫”,同时怀着“济苍生,安天下”的远大理想,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是41岁时出任彭泽令。但诚如范文澜所言:“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中,陶渊明切身体会到仕途的艰辛,官场的狡诈,同僚的勾心斗角,以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正如《饮酒》(其四)中写道:“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诗人以“失群鸟”自比,表达了他的孤独苦闷,徘徊不定,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操守。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交代了他辞官的原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但实质上,从《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等作品中可以发现,他辞官的真正原因一方面是意识到官场的黑暗,不仅宏图大志无法实现,还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在陶渊明之前已有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遭到陷害,如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郭璞等,诗人回想这一幕幕惨象,只觉触目惊心;另一方面,陶渊明从小便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而在《感士不遇赋》一文中,陶渊明又揭示了辞官的客观因素:“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深感政治之不可为与理想的虚幻性,于是毅然选择解甲归田。
这一时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可以概括为“羁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对其仕宦生活的概括,他在归隐田园后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鸟和鱼本是自由的生物,可以自由翱翔、畅游于天空和深海中,然而有了网和罗的羁绊,便不再自由,正如“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感士不遇赋》),时刻在担惊受怕,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在为官期间自己仿佛就是笼中鸟或池中鱼,不仅身体受到限制和束缚,而且精神十分痛苦;其他诗歌中也流露了这种羁绊感,如“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杂诗》其二),“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其九)。“羁鸟”和“池鱼”此时成为了诗人的化身,“羁鸟”对“旧林”的思念,“池鱼”对“故渊”的期盼,恰好象征着诗人对仕宦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看似平淡,但却是诗人发自内心的一声呐喊,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形反抗。由此可见,陶渊明对诗歌中“羁鸟”的意象寄予了颇为深沉的情感。
(三)归鸟——恬淡自然的归隐生活
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最终归田隐居。经历了少年时代的“高鸟”,仕途生涯的“羁鸟”,诗人这一段复杂的人生经历和艰辛的心路历程必然有一个回归。回归田园使陶渊明在形体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释然,其笔下的鸟意象也有了转变。《归鸟》一诗最具有代表性:“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翼翼归鸟,驯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反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翼翼归鸟,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这首诗通过归鸟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行踪来隐喻诗人自己由仕而隐的经历,反映了诗人由满怀壮志到出仕不遇而归隐的过程,通过建构归鸟意象,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表达对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寄托了对归鸟的歆羡之情。诗中的归鸟,无忧无虑,生机盎然,不用担心遇到网罗而受到束缚和羁绊,也不会在日暮时独自漂泊无依无靠。这首诗是陶渊明思想成熟的写照。同时,归鸟意象也象征着他在回归田园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圣地与精神家园。《饮酒》(其五)描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景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里,陶渊明和鸟仿佛混为一体,一起投身于宇宙之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真趣,诗人不禁为自己放弃仕途,归隐田园而感到心情舒畅。
归鸟意象不仅象征着诗人归隐田园,同时凝聚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生存模式的探索,陶渊明在三次出仕,三次辞官的人生路上不断寻觅、摸索,内心经历了痛苦、彷徨、蜕变、超脱之后终于找到了精神家园,正如叶嘉莹先生评论:“自渊明诗中,我们就可深切地体悟到,他是如何在此黑暗而多歧的世途中,以其所秉持的、注满智慧之油膏的灯火,终于觅得了他所要走的路,更且在心灵上与生活上,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栖止之所,而以超逸而又固执的口吻,道出了‘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决志。”由此可见,终老归田,绝不是诗人的无病呻吟,而是陶渊明历尽一生坎坷换来的。陶渊明的回归,不仅象征着人类回归精神家园,而且具有深度的人格力量和跨越时代的意义;在魏晋的玄学之风中,陶渊明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向人类生存与精神家园的归隐道路,也达到了后世诗人永生敬仰却无法企及的境界。
向上滑动阅览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猿意象
一、贬谪失意之悲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楚宫》)诗人一生,政治失意,在此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夜图。长夜漫漫,枫影森森,迷魂无依,惟夜猿山鬼为伴,使人读之哀惋欲绝。贞观末年,韩愈遭贬为连州阳山令,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无法平息的波澜,于是诗人发出“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相传是汨罗”(《湘中》)的愤怒呐喊,山猿愁啼成了诗人哀愤心情的写照。白居易“左迁江州司马”,作《琵琶行》,其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要求革除弊政,被贬到九江,琵琶女如泣如诉的曲调,勾起他尘封已久的情思。“猿哀鸣”既描写了所居之处的凄清,又抒发了内心的凄怆,于是才引发了与琵琶女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离别思念之愁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云:“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猿啼本与悲凄之情有关,如今听到猿声的却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恰又在分手别离之际,无限离愁别恨涌上心头。《送魏二》是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所作,诗云:“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依依惜别之际,诗人想象分别之后,朋友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声声猿啼也令他睡不安恬,这声声猿啼不正是诗人那一段难以割舍的惜别之情吗?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也借猿声写出了离别之绪:“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
遇断猿时。”诗人以“哀猿”衬托别绪,使别绪更加凄凉。
猿声也能表达深切的思念。“山暝听猿愁,沧江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人停宿桐庐江,怀念扬州友人,在“猿愁”的衬托下,不由潸然泪下。
三、忧国忧民之思
“杜陵有句皆忧国。”诗人晚年多病,旅居夔州,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秋兴八首》),“殊
方日落玄猿啼,旧国霜前白雁来”(《九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诗人在此借助猿声吐露自己忧国忧民的心声。
另外,猿声多悲愁少乐观,但也有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两岸长啸的猿声反衬了诗人内心的狂喜之情。韩愈被贬为山阳令后,有诗句“猿鸣钟动不知曙”。诗人遭贬,却一觉睡到天明,借愁猿之声反衬出诗人襟怀之旷达。
跨越千年的易安书信
从绚烂到憔悴,易安居士诗中的菊花浮香簇簇。如果能和李清照在菊花边相遇,你会选择哪一簇菊花,又会和她说些什么?
言诗之人:汪可颖、吴佳谣、黄静静、樊晶晶、赵滨、应伽羽、张洪桤
簇簇浮香的易安居士
向上滑动阅览
篇目:《声声慢》
行为:与她一同饮酒消愁,拥抱她,陪伴她到天黑,扫去落花。言语:不要再悲伤了,虽然你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但不变的是你依旧是那个高洁的如桂花般一流的易安居士,起起落落后总要向前看,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美好的事情,去坚强地面对流言蜚语,去不屈服于命运。相信我,只要你满怀希望积极乐观,花就会一直绚烂盛开。
——班汪可颖
篇目:《醉花阴》
行为:和她一同饮酒作乐,安慰她,听她讲述她和赵明诚的故事。言语:时逢重九,饮酒应为作乐,独自哀伤有负如此佳节。重九应团聚,如今离散团聚不由人,仍可登高赏花,长安与此隔千里,心同在,同赏菊,亦为别样相聚。心相连,你悲他悲,你乐他亦乐,向前望,人在终有相会相守时,何不积极向前,坦然面对分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班汪可颖
篇目:《鹧鸪天·桂》
行为:和她一同赏桂玩耍,摘桂做茶言语:你呀,就如那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一般,美却不艳俗张扬,而于内盛放。外人看只觉柔和淡雅,近看发现暗香浮动,才华四溢,青春应当这样。你在最美的年华与爱人相逢相知,绽放自己,自是菊羞梅妒女中一流。
——班汪可颖
篇目:《多丽·咏白菊》
行为:和她一同赏白菊,为白菊浇水,让它重新娇艳,恭喜她回到汴京言语:瞧,如今你便可以回汴京与明诚重聚了,你还有什么使你忧愁的呢?大赦天下,你父亲已无罪无牢狱之灾,剩下的无非是流言蜚语罢了。世俗之名源于其俗,而你正如白菊,清幽高洁不与俗同流。我相信只要你一直保持如此的品性,挺立与世中,屈原和陶渊明这样的爱菊者定会有的。
——班吴佳谣
篇目:《鹧鸪天》
行为:此处的菊,是何等的悲凉无奈。我想我会给她一个拥抱,共看秋菊同饮酒。家国之思,于她是壮阔,是想念,却也是无可奈何。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在飘零流落之感中,带去一丝相知暖,在此刻瑞脑香时,把无尽的忧愁入酒,且放下,痛饮几杯,看黄昏,看悬月。
——班黄静静
篇目:《鹧鸪天·桂》
行为:请她一起喝酒赏花,成为好友。言语:清照,你真是“花中第一流”啊,我欣赏并且仰慕你的才情,你就像这花在最美好的时节绽放,我也想成为你一样的女子。
——班樊晶晶
篇目:《醉花阴》
行为:我和她一起漫步,畅聊古今的诗词歌赋,清晨从山顶看着日出,傍晚看着红霞布满天空,从这头染遍那头,一起饮酒消愁。言语:人生哪有事事如意,夏花之灿烂,秋景之夺目,冬雪的凌厉都应该去体会,而哪有那么多时间去难过呢?因相离两地你一定煎熬不少,十分愁苦,但两情苦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待修整一番,那片花海必又开得欣然。
——班赵滨
篇目:《鹧鸪天》
言语:“清照,虽然你现在国破家亡,人生低迷,文物尽失,但不要悲伤。你现在经历的苦难都是你人生的印证。不如饮尽杯中酒,与我共赏篱边菊,以后的日子还很长,秋天即将过去,切莫辜负身边的美景。也许这菊花在你的心中,只是独自的凄凉,但你也可以借此来慰藉自己,你千万要像这菊花一样,永远留存身上的傲气与骨气。相信希望的到来,千万不要仅仅限于眼前之景,要放眼未来,光明一定就在前方。我可以留在你身边,陪你赏这菊,更希望我可以解你忧愁,一切都会过去,生活必定美好。
——班应伽羽
篇目:《声声慢》
言语:“李清照,你虽是个瘦弱的女子,但其却在满地黄花堆积的小径上感怀人世。这一刻你面对的是家破人亡,国家。陨灭的境况,我多么对此感到可惜!如果你愿意,我将要请你一同去赏菊,也可以和你喝上两盎。陪你人生到黄昏,陪你写诗,陪你看世事变化。陪你去等待下一个他。天气忽冷忽热。你要多注意休息,以前的种种不顺心的事,让他过去吧。”
——班张洪桤
荦荦一二辈
策划:陈文娟马沛文
主编:张艳张逸川陶凌昕
责编:樊晶晶周可儿徐贝儿
蔡乐怡徐龚磊姜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