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分类>>福音来袭910日起每周二王永华教授>>
杭州惠耳国际听力中心
竭尽全力、康复聋人
为聋人创造价值
"春天有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夏天有你,能听到“雨打芭蕉”,秋天有你,能听到“丰收的歌”,冬天有你,能听到“飘雪的温馨”。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使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在建国70周年之际,为了继续助力听损者实现美好生活愿望,杭州惠耳国际听力中心将于9月10日起(每周二)开展大型耳聋耳鸣康复咨询活动。
特邀听力学专家王永华教授为您解决“听不清听不见”的烦恼王永华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聋儿康复专家指导组专家
主要研究耳聋助听真耳效果验证与大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聋的防治与康复,其擅长各类耳聋的防治与聋儿听觉言语康复!
王永华教授在第四届唯听听力及言语峰会上,为我们分享了精彩的演讲《人工耳蜗术后不同时间的双耳双模式放大对聋儿听觉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1人工耳蜗的误区
有些医生想在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身上看到良好的效果,就不会在患者对侧耳上使用助听器,比如判断视力的好坏需要把另一只眼遮起来,但是判断人工耳蜗是否有良好效果需要通过长期时间的检验。在很多语训学校中,很多小孩植入人工耳蜗后,另一侧具有残余听力的耳朵却终生不愿意佩戴助听器。2王老师例举了他的一名学生,语前聋,一只耳朵90dBHL,另一只耳朵全聋,就凭借一个大功率助听器从小学读到大学再考上研究生。在王老师的建议后,他为他那只全聋的耳朵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机后一年纯音测听25dBHL,第一年言语可懂度18%,第二年言语可懂度68%,以前单独一个人不能去的地方和不能做的事,现在都可以通过一只助听器和一个人工耳蜗进行实现,所以双耳双模式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人工耳蜗能对高频部分进行有效刺激,而助听器能够对低频进行有效刺激。双耳的人工耳蜗无法真正解决低频精细编码,人工耳蜗对低频部分精细解码能力一定不如助听器,所以如果低频部分有残余听力,助听器人工耳蜗双耳双模式效果是最合适的。
3几年前,国家没有具体的双耳双模式标准指南,很多医生认为患者6个月内不能佩戴助听器,需要开发人工耳蜗的听力,但是6个月后佩戴助听器的对侧耳因为残余听力,导致听觉剥夺,所以小朋友不喜欢戴助听器。但是假设人工耳蜗的一侧耳发生意外,就不得不需要依靠对侧耳;而且人工耳蜗手术的并发症不是在第一年,而是可能在三年或者四年后发生,这将对佩戴助听器对侧耳的学习恢复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如同一辆汽车开到了荒郊野外一只轮胎发生故障,没有了备胎,人生就会出现很大的危机。双耳双模式的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侧是助听器的声刺激,一侧是人工耳蜗的电刺激,双侧耳蜗听神经在耳蜗核以及上层橄榄核双耳交叉,如果开机后在早期就进行融合,就会提前适应,在后期进行融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90%以上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以单耳植入为主,这种双耳双模式的康复方案已经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其疗效确切。为了探讨双耳佩戴助听器后单耳人工耳蜗植入聋儿康复效果的提高以及双耳双模式的快速整合,分别对手术一开始就实施双模式放大干预的实验组和在手术6个月后实施双模式放大干预的对照组测试言语识别率,使用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4实验结果
3个月、6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仅佩戴人工耳蜗言语识别率的对比上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未佩戴助听器对另一侧人工耳蜗并无强化作用,研究结果很好地揭示了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儿在人工耳蜗植入后,双耳双模式放大干预方案对人工耳蜗植入耳的听觉康复效果不会逊色于人工耳蜗植入后。实验组在耳蜗植入前和耳蜗植入6个月时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言语识别率无显著性差异,耳蜗手术前与手术6个月后,对侧耳坚持使用助听器,听觉功能并无变化,反应了耳蜗手术后对侧耳持续使用助听器并未发现听觉剥夺。对照组在耳蜗植入前和耳蜗植入6个月时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部分测试项目有显著性差异。听觉剥夺最常见在7个月后发生,但是听觉剥夺是因为人工耳蜗的优势太明显,依赖性太强,说明言语识别率在60%至70%,这就不是人工耳蜗适应症。植入人工耳蜗之前,佩戴助听器言语识别率在50%以下,所以残余听力一定很差,一定会发生听觉剥夺,这就说明了对照组6个月中一直仅使用人工耳蜗聆听,对侧耳停用助听器,导致对侧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听觉功能退化,声母、韵母、声调识别能力明显的下降。实验组、对照组人工耳蜗植入6个月时双模式的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6个月后,双模式听觉康复效果在汉语声调中的辨别表现出显著性的优势,而声调是汉语普通话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更大,提示了实验组较对照组可能在汉语普通话沟通中,表现为显著性的优势。5讨论分析
1.人工耳蜗术后不同时间的双耳双模式放大对聋儿非植入耳助听器效果的影响实验组聋儿在人工耳蜗植入后不间断的佩戴助听器,保持了对侧耳持续的运用和刺激,而对照组6个月中一直使用人工耳蜗耳聆听,导致对侧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听觉功能退化。双耳双模式提供了双耳听觉,对于对侧耳仍有残余听力的患儿应尽早的佩戴助听器,避免造成患儿永久性排斥对侧耳助听器以及可能发生的迟发性的听觉剥夺效应。2.人工耳蜗术后不同时间的双耳双模式放大对聋儿双模式整合的影响目前的人工耳蜗无法达到对低频精细结信息进行编码,在基本频域信息的传输方面,只有部分的频谱细节传输给了耳蜗植入者,助听器可以较好的保留利用低频的残余听力使语言的基频信息很好地得到利用。助听器在声调辨别的精确性上优于人工耳蜗;而在声母、韵母的识别上,人工耳蜗远优于助听器。3.双模式整合受时间与习惯的影响耳蜗神经前后核,与上橄榄复合体接受来自同侧和对侧耳蜗核神经元的投射,因此,听神经是双耳整合的。双模式放大的儿童,其由于一侧为电刺激放大,一侧为声刺激放大,当声音对传时需要一个整合过程,才能将声电联合信号转化为统一的语言信息。双耳整合的越早,其声电联合整合的效果就越好,内部环境形成后很难进行改变。6实验结论
1.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不间断佩戴助听器,这种双耳双模式放大干预策略,不会干扰植入耳人工耳蜗的听觉康复效果,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和利用对侧耳的残余听力。2.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停用助听器6个月,对人工耳蜗植入耳进行“优势化训练”的效果并不明显,并可能造成对侧未植入耳的残余听力听觉剥夺效应的不利影响。3.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侧耳不间断佩戴助听器,助于双模式的尽早整合。往期精彩回顾
答疑解惑丨助听器哪种品牌最好?
案例专栏丨非对称性听力损失干预康复,给你不一般的听觉世界
问答专栏丨为什么我戴了助听器器效果没有其他人好?(一)
从“心”出发,与“声”同行
致力于听力康复事业
将竭尽全力康复聋人的宗旨得到传承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咨询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
预约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