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聋>>疾病体征>>医院眩晕门诊眩晕不一定是ld>>
天旋地转、头重脚轻……
说起“眩晕”
应该不少人都有体验过
有时候蹲久了
站起来眼前发黑、一阵眩晕有时候手机、电脑屏幕盯久了也有可能会眩晕······当前,随着大量眩晕知识的普及,眩晕门诊患者越来越多,比如耳石症、梅尼埃病、耳聋伴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等。但具体到某种疾病,普通大众的认识就十分有限了。例如耳石症,它是耳源性眩晕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眩晕的特征及治疗今天我们就眩晕相关问题以及有关知识与大家分享提问1眩晕患者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就诊于眩晕门诊呢?
医生解答您问的这个问题很好,可以解除很多患者的困惑。我们都知道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发作时会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有的患者会出现颈部不适、视物模糊、血压波动、走路不稳,甚至出现心慌、出冷汗、手脚麻木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患者多辗转于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神经内科、眼科、中医科等,经过对症治疗,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原因在于:眩晕分为周围性(耳源性)、中枢性和颈源性,其中70%以上的眩晕都是耳源性的,例如耳石症、梅尼埃病、突聋伴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还有临床上的前庭阵发症、轻嵴帽等都是耳源性眩晕,其特点都是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甚至伴有耳鸣、耳聋等耳部问题。所以当出现眩晕症状,可以选择就诊于眩晕门诊。
提问2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医生解答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症状的第一大病因,随着年龄增加,耳石症罹患人数明显增多。其主要表现为头位变动(低头、仰头、翻身、转头等)时诱发短暂性眩晕,发作时可表现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等,根据耳石脱落大小及位置不同,发作时眩晕不适程度有所差异,整个过程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问3耳石症是耳朵里长石头了吗?
医生解答NO!耳石症发病机制为椭圆囊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到半规管中,并随头位变化而发生移动从而引起眩晕。此病多与年龄、外伤、情绪波动、劳累、失眠、糖尿病等相关,各种原因导致末梢循环血供障碍、缺钙或局部老化,使耳石粘附性下降,从而脱落。
提问4得了耳石症应该如何科学治疗?
医生解答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仪复位,必要时辅助药物及适当的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可消除耳石症患者的眩晕症状。
提问者5复位成功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医生解答1.复位后可配合口服止晕药物,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2.复位后的2天内,应保持健侧卧位,睡眠时枕头抬高约30°;
3.复位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4.在复位后一周左右可能会有头重、头昏等不适,为耳石复位后正常反应,可适当进行前庭康复训练;
5.有复发可能;
6.少部分难治性耳石症可能需要多次复位。
眩晕门诊诊疗范围
各种表现为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疾患;BPPV(耳石症)的诊断及复位治疗。
功能检查模块包括:扫视试验、前庭眼反射试验、前庭眼反射抑制试验、凝视试验、眼偏斜试验、双温试验、位置试验及耳石复位模块。通过以上试验检查可准确判断出患者眩晕是由前庭周围器官引起还是前庭中枢(如小脑脑干疾病)造成。位置试验和耳石复位模块可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患者耳石症的病变位置并精准复位治疗。从而为眩晕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临床应用一、BPPV诊断和治疗模块:实现耳石症诊断及精准复位治疗
1.静态位置性试验(PositionalTest)
2.变位性试验PositioningTest:又称动态位置试验,包括Dix-Hallpike、Hallpike-Stenger、Side-Lying(侧躺试验)和Roll(滚转试验)
3.手法复位: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复位程序,有CRT、Liberatory、BBQ,还支持自定义复位手法
二、眼动试验模块
1.凝视试验(GazeTest)
2.自发性眼震试验Spontaneousnystagmus
3.前庭眼反射测试VOR:VOR包括视觉VOR(VVOR)和VOR抑制(VORS)测试
4.反向眼偏斜SkewDeviation
5.扫视试验(SaccadeTest)
三、前庭气体刺激可用于判断水平半规管的低频功能冷热气温度试验
我院眩晕门诊将为患有头晕、迷糊、眩晕症、头昏、不稳感等疑难眩晕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康复等优质服务,让患者少走弯路、迅速理清病因、缩短病程、减少痛苦、减低费用,尽快得到有效的规范诊疗。
热点话题点击下方链接
/名医郭靖
心欲济世着手成春
/儿科
护成长之本,助健康之基
/超声科
慧眼超凡声入人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